古文源
今天是:月日 生肖
西山晴雪
玉嵯峨高耸神京。峭壁排银,叠石飞琼,地展雄藩,天开图画,户判围屏。分曙色流云有影,冻晴光老树无声。醉眼空惊,樵子归来,蓑笠青青。
鲜于必仁,字去矜,号苦斋,渔阳郡(治所在今天津蓟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,大约生活在元英宗至治(一三二一到一三二三)前后。其父太常典簿鲜于枢,“吟诗作字,奇态横生”(见《新元史·文苑·鲜于枢传》),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、诗人。枢女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,江浙行省丞相、荆南王朵尔的斤为妻,外孙伯颜不花的斤好学,晓音律。必仁既受家学熏陶,又同妹夫家的维吾尔亲友交好,受到维吾尔音乐的影响,因此“工诗好客,所作乐府,亦多行家语”(见近人吴梅《顾曲麝谈》)。他虽出身官宦家庭,自己却是一生布衣。因其性情达观,常常寄情山水,浪迹四方。在世时与海盐杨梓之子国材、少中交游甚密,常“尽以作曲方法授之”。贯云石曾教杨梓及其家僮唱曲于前,受有维吾尔音乐影响的鲜于必仁又教其子国材、少中及家僮于后,所以才有因杨氏而著称于世的“海盐腔”。其散曲中的写景之作,曲文华美,意境开阔;咏怀历史人物的曲作,咏史论世,格调健朗。
《大辞海》:鲜于必仁元散曲作家。字去矜,号苦斋,渔阳(今天津蓟县)人。鲜于枢子。以乐府擅场。与海盐杨梓之二子国材、少中交好,对海盐腔的形成似有所贡献。其散曲多写景、咏史、抒怀之作,风格淡雅清丽。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评其曲词“如奎璧腾辉”。今存小令二十九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