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书端州郡斋壁拼音版

书端州郡斋壁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13:22:32

全文注音

  • shū
  • duān
  • zhōu
  • jùn
  • zhāi
  •  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bāo
  • zhěng
  • qīng
  • xīn
  • wèi
  • zhì
  • běn
  •  
  • zhí
  • βào
  • shì
  • shēn
  • móu
  •  
  • xiù
  • gàn
  • zhōng
  • chéng
  • βòng
  •  
  • jīng
  • gāng
  • zuò
  • gōu
  •  
  • cāng
  • chōng
  • shǔ
  • què
  •  
  • cγo
  • jìn
  • chóu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yǒu
  • xùn
  •  
  • lái
  • zhě
  • xiū
  •  

原文

书端州郡斋壁
[宋代]包拯

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
秀幹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。
仓充鼠雀喜,草尽兔狐愁。
史册有遗训,毋贻来者羞。

注释

⑴端州:宋州名,治所在今广东省肇庆市。包拯曾任端州知州。

⑵郡斋:郡守的府第。

⑶直道:正直之道。

⑷秀干:茂盛的树干,喻指优秀的人才。

⑸栋(dòng):屋中的正梁,此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。

⑹不作钩:不作弯曲的钩子,意思是说不愿枉道而行。

⑺仓充:粮仓贮存充足。此喻引起腹心贪欲的财宝。

⑻鼠雀:指贪官污吏。

⑼贻(yí):留给。

⑽来者:后人。 


相关推荐

包拯

包拯(999年~1062年7月3日),字希仁,别名包公、包孝肃、包青天、包龙图等,出生于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肥东),北宋名臣。天圣五年(1027年),包拯登进士第。累迁监察御史,曾建议练兵选将、充实边备。历任三司户部判官,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。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,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。改知谏院,多次论劾权贵。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瀛、扬诸州,再召入朝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任枢密副使。因曾任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故世称“包待制”、“包龙图”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包拯逝世,年六十四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孝肃”。有《包孝肃公奏议》传世。包拯廉洁公正、立朝刚毅,不附权贵,铁面无私,且英明决断,敢于替百姓申不平,故有“包青天”及“包公”之名,京师有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”之语。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,认为他是奎星转世,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,亦被称为“包青天”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