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外杏花坼,林间布谷鸣。
原田春雨后,谿水夕流平。
野老荷蓑至,和风吹草轻。
无因共沮溺,相与事岩耕。
李德裕(787—849),字文饶,唐代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县)人,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。唐文宗时,受李宗闵、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,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。太和七年,入相,复遭奸臣郑注、李训等人排斥,左迁。唐武宗即位后,李德裕再度入相,执政期间外平回鹘、内定昭义、裁汰冗官、协助武宗灭佛,功绩显赫。会昌四年八月,进封太尉、赵国公。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。后唐宣宗即位,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,五贬为崖州司户。李德裕两度为相,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,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,两次为相7年3个月。
《大辞海》:李德裕(787—850)唐大臣、文学家。字文饶,赵郡(治今河北赵县)人。李吉甫子。历任浙西观察使、剑南西川节度使等。武宗时居相位,力主削弱藩镇,曾佐武宗讨平擅自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。反对李宗闵、牛僧孺集团,是牛李党争中李党首领。又随武宗弘扬道教,限禁佛教。宣宗即位后,贬崖州(治今海南琼山东南)司户而死。德裕好学善为文,长于著述。为文善于议论时政,分析利害,诗亦颇有佳作。著作甚多,仅存《次柳氏旧闻》、《会昌一品集》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787—850)唐赵郡(治今河北赵县)人,字文饶。吉甫子。少时力学,不参加科举考试。元和初,历任各节度府从事。十四年(819)入朝为监察御史。穆宗时历官翰林学士﹑中书舍人﹑御史中丞。长庆元年(821),言李宗闵婿苏巢科场事,宗闵因此被贬。三年,李逢吉引牛僧孺为相,出之为浙西观察使。文宗时任西川节度使,接纳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归唐,遭牛僧孺反对。大和七年(833)为宰相,停进士试诗赋。次年罢相,后贬袁州长史。武宗时为宰相,力主削弱藩镇,镇压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。并以与刘氏有关的借口,贬逐李宗闵﹑牛僧孺等。宣宗时遭牛派打击,贬为崖州司户。著有《次柳氏旧闻》﹑《会昌一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