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读山海经十三首·其十拼音版

读山海经十三首·其十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3 10:46:09

全文注音

  • shān
  • hǎi
  • jīng
  • shí
  • sān
  • shǒu
  •  
  • ·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dōng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táo
  • yuān
  • míng
  • βīng
  • wèi
  • xián
  • wēi
  •  
  • βiāng
  • tián
  • cāng
  • hǎi
  •  
  • xγng
  • tiān
  • gān
  •  
  • měng
  • zhì
  • cháng
  • zài
  •  
  • tóng
  • βì
  •  
  • huà
  • huǐ
  •  
  • shè
  • zài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liáng
  • chén
  • βù
  • dài
  •  

原文

读山海经十三首·其十
[东晋]陶渊明

精卫衔微木,将以填沧海。
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。
同物既无虑,化去不复悔。
徒设在昔心,良辰讵可待。

注释

〔精卫〕古代神话中鸟名。
〔衔〕用嘴含。
〔微木〕细木。
〔刑天〕神话人物,因和天帝争权,失败后被砍去了头,埋在常羊山,但他不甘屈服,以两乳为目,以肚脐当嘴,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。
〔同物〕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,就和其它的的相同,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,所以没有什么忧虑。
〔化去〕刑天已被杀死,化为异物,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。
〔徒〕徒然白白地。
〔在昔心〕过去的壮志雄心。
〔良辰〕实现壮志的好日子。
〔讵〕岂。
〔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,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!猛志〕勇猛的斗志。
〔在昔心〕过去的壮志雄心。
〔讵〕表示反问,岂。

相关推荐

陶渊明

  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365或376—427
東晉廬江潯陽人,字淵明。一說名淵明,字元亮。陶侃曾孫。起家州祭酒,不堪吏職,辭歸。復為鎮軍、建威參軍、彭澤令。郡遣督郵至,潛不愿為五斗米折腰,安帝義熙二年,即去官隱居,賦《歸去來兮》以明志。義熙末,征著作佐郎,不就。自以曾祖晉世宰輔,恥復屈身后代,入南朝宋,不肯復仕。所著文章,皆題年月。義熙以前,書晉代年號,南朝宋以后,唯云甲子。躬耕自資,嗜酒,善為詩文。私謚靖節。今存《陶淵明集》輯本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