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河向西道,石波横磷磷。
清风送君子,车远无还尘。
春别亦萧索,况兹冰霜晨。
零落景易入,郁抑抱难申。
百宵华灯宴,一旦星散人。
岁去弦吐箭,忧来蚕抽纶。
绵绵无穷事,各各驰绕身。
徘徊黄缥缈,倏忽春霜宾。
相为物表物,永谢区中姻。
日嗟来教士,仰望无由亲。
东都清风减,君子西归朝。
独抱岁晏恨,泗吟不成谣。
贵游意多味,贱别情易消。
回雁忆前叫,浪凫念后漂。
悠悠孤飞景,耸耸衔霜条。
昧趣多滞涩,懒朋寡新僚。
病深理方悟,悔至心自烧。
寂静道何在,忧勤学空饶。
乃知减闻见,始遂情逍遥。
文字徒营织,声华谅疑骄。
顾惭耕稼士,朴略气韵调。
善士有馀食,佳畦冬生苗。
养人在养身,此旨清如韶。
愿贡高古言,敢望锡类招。
孟郊,(751~814),唐代诗人。字东野。汉族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祖籍平昌(今山东临邑东北),先世居洛阳(今属河南)。唐代著名诗人。现存诗歌500多首,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,代表作有《游子吟》。有“诗囚”之称,又与贾岛齐名,人称“郊寒岛瘦”。元和九年,在阌乡(今河南灵宝)因病去世。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。
《大辞海》:孟郊(751—814)唐诗人。字东野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早年隐居嵩山。贞元十二年(公元796年)登进士第,时已年近五十。寻任溧阳县尉。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。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。与韩愈交谊颇深。其诗感伤遭遇,多寒苦之音。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,追求瘦硬。与贾岛齐名,苏轼有“郊寒岛瘦”之目。又与韩愈齐名,并称“韩孟”。有《孟东野诗集》。
《辞源》:【孟郊】公元751—814年。唐湖州武康人。字東野。少時隱居嵩山,與韓愈結爲至交。貞元十二年,舉進士,任溧陽尉,常因吟詩荒廢公務。鄭餘慶爲東都留守,任郊爲水陸轉運判官。卒年六十四。其友張籍私謚爲貞曜先生,韓愈爲作貞曜先生墓誌(昌黎集二九)。其詩現存四百餘首,以樂府古詩爲多,大都傾訴窮愁孤苦,感情深摯動人。但過於求險求奇,不免晦澀。宋宋敏求輯有孟東野集十卷。新、舊唐書皆有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