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孙子兵法·始计篇拼音版

孙子兵法·始计篇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3 13:04:22

全文注音

  • sūn
  • bīng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shǐ
  • piān
  •  
  • chūn
  • qiū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sū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ūn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guó
  • zhī
  • βà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zhī
  • βω
  •  
  • cún
  • wáng
  • zhī
  • βào
  •  
  • chá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īng
  • zhī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jiào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uǒ
  • qíng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βào
  •  
  • èr
  • yuē
  • tiān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yuē
  • βω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jiàng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ào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lωng
  • mín
  • shàng
  • tóng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wèi
  • wēi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īn
  • yáng
  •  
  • hán
  • shǔ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zhω
  •  
  • βω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uγn
  • jωn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 
  • guγng
  • 广
  • xiá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ω
  •  
  • xω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yǒng
  •  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ω
  •  
  • guān
  • βào
  •  
  • zhǔ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fá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wén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ào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uǒ
  • qíng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zhǔ
  • shú
  • yǒu
  • βào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shú
  • yǒu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βω
  • shú
  • βé
  •  
  • lωng
  • shú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zhòng
  • shú
  • qiáng
  •  
  • shω
  • shú
  • liàn
  •  
  • shγng
  • shú
  • míng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tīng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zhī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liú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tīng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zhī
  • bài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īng
  •  
  • nγi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zuǒ
  • wài
  •  
  • shω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īn
  • ér
  • zhω
  • qu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guǐ
  • βào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ér
  • shω
  • zhī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ér
  • shω
  • zhī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jωn
  • ér
  • shω
  • zhī
  • yuγn
  •  
  • yuγn
  • ér
  • shω
  • zhī
  • jωn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yòu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luàn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bè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qiáng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náo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bēi
  • ér
  • jiāo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láo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qīn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bèi
  •  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jiā
  • zhī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xiān
  • chu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zhàn
  • ér
  • miào
  • suàn
  • shè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é
  • suàn
  • βuō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zhàn
  • ér
  • miào
  • suàn
  • shè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é
  • suàn
  • shγo
  •  
  • βuō
  • suàn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shγo
  • suàn
  • shè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kuàng
  • suàn
  •  
  • guā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èng
  • jiàn
  •  

原文

孙子兵法·始计篇
[春秋齐国]孙武

  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  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畏危也。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。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。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故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
  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
  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;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逸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 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?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孙子曰:
      孙子说:
    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    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,它关乎百姓的生死、国家的存亡,不能不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。
      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
      因此,必须从五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,从而摸清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,以此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。
    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
    这五个方面分别是,道、天时、地利、将领和军法。
    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与之死,可与之生,而不畏危也。
    所谓“道”,就是通过政治让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,这样百姓就能与国家同生共死,不惧怕任何危险。
    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。
    所谓“天”,指的是天气的阴晴、寒暑变化以及四季交替的规律。
    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。
    所谓“地”,指的是行军路程的远近、地形的险峻或平坦、作战区域的宽窄,以及战场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情况。
    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
    所谓“将”,就是考察将领是否具备智谋、诚信、仁爱、勇敢和严明这五种素质。
    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
    所谓“法”,指的是军队的组织编制、军官的职责分工,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制度。
    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
    对于这五个方面,将领必须深入了解,了解透彻就能取胜,否则就会失败。
    故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,曰:
    此外,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判断战争的胜负,这些条件包括:
    主孰有道?
    哪一方的君主更有道义,更能赢得民心?
    将孰有能?
    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?
    天地孰得?
    哪一方占据更多的天时和地利?
    法令孰行?
    哪一方的军令执行得更有效?
    兵众孰强?
    哪一方的兵力更强?
    士卒孰练?
    哪一方的士兵训练得更好?
    赏罚孰明?
    哪一方的奖惩制度更严格?
    吾以此知胜负矣。
   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和比较,就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了。
      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
      如果将领听从我的计策,用此计谋作战必然胜利,我就留下;
    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
    如果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,贸然行动必然失败,我就离开。
    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
    好的计策被采纳后,还需要创造有利的态势,以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。
    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
    所谓“态势”,就是根据对自己有利的原则,灵活调动兵力,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。
      兵者,诡道也。
      用兵的关键在于变化多端、出其不意。
    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;
    所以,明明能打,却故意装作软弱无能,本来准备进攻,却伪装成毫无战意,要攻打近处的目标,却制造出攻击远处的假象,要攻打远处的目标,却假装要在近处动手;
    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逸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
    敌人贪心时,就用小利引诱他上钩,敌人混乱时,就趁机攻取他,敌人实力强大时,就要小心防备,敌人过于强大时,就暂时避开他的锋芒,敌人容易冲动发怒时,就设法挑逗他,让他失去理智,敌人谨慎小心时,就千方百计让他骄傲自满,放松警惕,敌人安逸时,就骚扰他,让他疲惫不堪,敌人内部团结时,就设法离间他们,让他们分裂。
    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
    在敌人没有防备时突然发起进攻,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。
    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    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秘诀,作战计划和计谋绝不能事先泄露出去。
     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
      在战争未发动之前,决策上就预计能取胜的,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;
   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
    而在战争未发生前,决策上就预计不能取胜的,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少。
    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?
    具备的致胜条件多就能胜,少就不能胜,更何况一个致胜条件都没有呢?
    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    我们根据这些条件来分析战争双方的情况,那么胜负的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。

相关推荐

孙武

  孙武(约公元前545-前470),字长卿,汉族,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(今山东广饶)人,是吴国将领。著名军事家、政治家。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,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,几灭亡楚国。其著有巨作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,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,置于《武经七书》之首,被译为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日文,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。今日在山东、江苏苏州等地,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,多谓之兵圣庙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春秋時齊國樂安人。田完後裔。其先賜姓孫氏。以兵法求見吳王闔廬,吳王欲試之,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,使武教之戰。武分為二隊,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。三令五申之,婦人皆大笑,武斬隊長二人以徇。于是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。吳王用為將,西破強楚,五戰五勝,入楚都,北威齊、晉,顯名諸侯。有《孫子兵法》傳世,為“百代談兵之祖”,在世界軍事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。今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有武談兵之文《吳問》等五篇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