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晓登韬光绝顶拼音版

晓登韬光绝顶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12:32:13

全文注音

  • xiǎo
  • dēng
  • tāo
  • guāng
  • jué
  • dǐng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è
  • sβān
  • sān
  •  
  • dēng
  • dùn
  • suì
  • zβēn
  • sβǎng
  •  
  • sβuāng
  • dèng
  • βuá
  • nán
  • jiγn
  •  
  • yáng
  • zβγ
  • βuǎng
  •  
  • cβuān
  • 穿
  • lòu
  • sβēn
  • zβú
  • guāng
  •  
  • lěng
  • cuì
  • yǐn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míng
  • sōu
  • miè
  • zβòng
  • wén
  •  
  • bǎi
  • quán
  • tóng
  • xiǎng
  •  
  • jìng
  • jìn
  • yōu
  •  
  • diān
  • zβω
  • sβǐ
  • sβuǎng
  •  
  • xiǎo
  • jiāng
  • βú
  •  
  • dγn
  • mǎng
  • cāng
  •  
  • zuò
  • sβēn
  • xiāng
  • sβān
  • yuγn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ǎi
  • luò
  • cβí
  • sβγng
  •  
  • yǒng
  • βuái
  • 怀
  • bái
  • sβì
  • láng
  •  
  • yuγn
  • yán
  • tuō
  • cβén
  • yāng
  •  

原文

晓登韬光绝顶
[清代]厉鹗

入山已三日,登顿遂真赏。
霜磴滑难践,阳崖曦乍晃。
穿漏深竹光,冷翠引孤往。
冥搜灭众闻,百泉同一响。
蔽谷境尽幽,跻颠瞩始爽。
小阁俯江湖,目极但莽苍。
坐深香山院,青霭落池上。
永怀白侍郎,愿言脱尘鞅。

注释

①韬(tāo)光:韬光寺,庙宇。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畔北高峰南,白居易在人杭州刺史时,曾和高僧韬光为诗友。绝顶:顶峰。

②登顿:登临。遂真赏:了却真心游赏的愿望。

③霜磴:铺霜的石阶。践:踩、踏。阳崖:向阳的山崖。曦(xī):晨光。乍:正。晃:闪耀。

④穿漏:穿通。 冷翠:清冷的青翠色。孤往:独自前往。

⑤冥搜:探寻幽深的区域。灭:消失。众闻:各种声响。百泉:众多的泉水。

⑥蔽谷:被树林遮掩着的山谷。跻(jī)巅:登上山顶。瞩:注视。爽:清爽,明朗。

⑦但:只。莽苍:迷茫混沌。

⑧青霭(ǎi):青色的烟气。

⑨白侍郎:指白居易。他于828年(唐太和二年)官刑部侍郎。

⑩言:语助词。脱尘鞅(yāng):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带。这里的意思是拜脱尘世束缚。


相关推荐

厉鹗

《大辞海》:厉鹗(1692—1752)清文学家。字太鸿,号樊榭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康熙五十九年(1720年)举人。乾隆元年(1736年)举博学鸿词,报罢。工诗词。诗作刻琢研炼,多表现闲情逸致,时或杂有孤寂之感,为浙派诗领袖。论词推崇姜夔,自作风格幽隽,继朱彝尊之后为浙西词派的中坚。有《樊榭山房集》、《辽史拾遗》、《宋诗纪事》、《南宋院画录》等。
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1692—1752)清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字太鸿,号樊榭。康熙举人。曾客居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数年。尽览宋人诗文,著《宋诗纪事》﹑《南宋院画录》。另著有《樊榭山房文集》﹑《辽史拾遗》等。
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1692—1752)字太鸿,一字雄飞,号樊榭,一号南湖花隐,又号西溪渔者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。少贫,性孤峭。始为诗,即有佳句,于书无所不窥,所得皆用之于诗,故时多异闻轶事。尝馆于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者数年,所见宋人集最富,多所著述。先世本慈溪,徙居杭州,故仍以四明山樊榭名其居。王昶称其诗“幽新隽妙,刻琢研炼,五言尤胜,大抵取法陶﹑谢及王﹑孟﹑韦﹑柳,而别有自得之趣。莹然而清,窅然而邃”(《湖海诗传》)。杭世骏称其诗“精深华妙,截断众流”;“吾乡称诗,于宋﹑元之后,未之或过也”(《词科掌录》)。汪师韩谓其诗“搜讨精博,蹊径幽微。取材新则有独得之奇,使事切则无寡情之采”(《樊榭山房集跋》)。袁枚则说:“吾乡诗有浙派,好用替代字,盖始于宋人,而成于厉樊榭。”(《随园诗话》)但又称其“近体清妙,至今为浙派者,谁能及之”(《随园诗话补遗》)。惟洪亮吉则谓其“气局本小,又意取尖新,恐不克为诗坛初祖”(《北江诗话》)。姚鼐更贬之为“诗家之恶派”(《惜抱轩尺牍·与鲍双五》)。近代“同光体”诗人陈衍持论较平允,称其诗“为浙派领袖,在前清风行颇久,至近日而稍衰。然其参会唐﹑宋,于渔洋﹑竹垞外,自树一帜,虽以沈归愚之主张汉﹑魏﹑盛唐,亦盛称之。钱萚石……有手批《樊榭山房诗》,虽不尽当,而近于饾饤处多数不满,自是正论”(《钱批樊榭山房诗一卷题识》)。清人吴应和以厉鹗与严遂成﹑钱载﹑王又曾﹑袁枚﹑吴锡麒合选为《浙西六家诗钞》。厉氏辑《宋诗纪事》一○○卷,搜罗广博,尤为有功于宋代文献。其词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说:“填词至太鸿,真可分中仙﹑梦窗之席,世人争赏其饾饤窳弱之作,所谓微之识碔砆也。”著有《樊榭山房集》二○卷﹑《宋诗纪事》一○○卷﹑《南宋院画录》八卷﹑《东城杂记》二卷﹑《南宋杂事诗》七卷﹑《辽史拾遗》﹑《湖船录》﹑《秋林琴雅》四卷﹑《樊榭山房词》二卷﹑《续词》一卷﹑《集外词》一卷,又与查为仁同撰《绝妙好词箋》七卷。生平事迹见《清史稿》卷四八五﹑《清史列传》卷七一《文苑传》二﹑《国朝耆献类征》卷四三四﹑郑方坤《国朝名家诗钞小传·厉鹗小传》﹑张维屏《国朝诗人征略》卷二二﹑全祖望《厉樊榭先生墓碣铭》﹑《清诗纪事》康熙朝卷。(张志良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清代卷》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