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名二子说拼音版

名二子说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13:20:21

全文注音

  • míng
  • èr
  • shuō
  •  
  • běi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xú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ún
  • gài
  • βhěn
  •  
  • jiē
  • yǒu
  • βhí
  • chē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hì
  • ruò
  • suǒ
  • wéi
  • βhě
  •  
  • suī
  • rγ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βé
  • wèi
  • jiàn
  • wèi
  • wγn
  • chē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βhī
  • wài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xià
  • βhī
  • chē
  • yóu
  • βhé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yγn
  • chē
  • βhī
  • gōng
  • βhě
  •  
  • βhé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suī
  • rγn
  •  
  • chē
  • ér
  • huàn
  • βhé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βhé
  • βhě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chǔ
  • huò
  • βhī
  • jiān
  •  
  • βhé
  •  
  • βhī
  • miǎn
  •  

原文

名二子说
[宋代]苏洵

  轮辐盖轸,皆有职乎车,而轼独若无所为者。虽然,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。轼乎,吾惧汝之不外饰也。
 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,而言车之功者,辙不与焉。虽然,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。是辙者,善处乎祸福之间也。辙乎,吾知免矣。

注释

〔轮辐盖轸〕轮,车轮。辐,辐条,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。盖,车上的伞盖。轸,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;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。
〔轼〕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。
〔辙〕车轮碾出的印迹。
〔与焉〕在其中。与,参加,参与。
〔为〕用处。
〔然〕这样。
〔去〕除去。
〔惧〕担心。
〔外〕外表;外在。
〔饰〕装饰
〔患〕祸患。
〔免〕避免。苏辙个性较为平和淡泊,苏洵预料他会超然福祸之外,所以给他取名为“辙·,希望他安度一生。
〔虽然〕即使这样
〔仆〕倒下。
〔毙〕死。
〔外饰〕在表面上有所掩饰
〔乎〕对;对于。
〔职〕专职,专用〕

相关推荐

苏洵

  苏洵(1009年5月22日~1066年5月21日),字明允,自号老泉,出生于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),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擅长于散文,尤其擅长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著有《嘉祐集》二十卷,及《谥法》三卷,均与《宋史本传》并传于世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009—1066
宋眉州眉山人,字明允,號老泉。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,歲余舉進士,又舉茂才異等,皆不中。遂閉門苦讀,精通六經、百家之說。仁宗嘉祐元年,攜子蘇軾、蘇轍赴試京師。歐陽修上其所著文二十二篇,士大夫爭相傳閱。除試秘書省校書郎。以文安縣主簿參與修纂建隆以來禮書,名《太常因革禮》,書成而卒。擅長古文,為唐宋八大家之一,與子軾、轍合稱三蘇。有《謚法》、《嘉祐集》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