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避春阴上马迟。春来未有不阴时。人情展转闲中看,客路崎岖倦后知。
梅似雪,柳如丝。试听别语慰相思。短篷炊饮鲈鱼熟,除却松江枉费诗。
〔鹧鸪天〕词牌名,又名“思佳客”“思越人”“剪朝霞”“醉梅花”等。双调五十五字,上片四句三平韵,下片五句三平韵。
〔欧阳国瑞〕江西铅山人,朱熹《跋欧阳国瑞母氏锡诰》“淳熙己亥春二月,熹以卧病铅山崇寿精舍,邑士欧阳国瑞来见,出其母太孺人锡号训辞及诸名胜跋语,俾熹亦题其后。熹观国瑞器识开爽,陈义甚高,其必有进乎古人为己之学而使国人愿称焉。”欧阳国瑞于何年入吴,其事无可考。
〔“春来”句〕谓人日前后春寒天阴。
〔化用唐杜甫《人日两篇·其一》“元日到人日,未有不阴时。”人情展转〕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。展转,反复,变化。
〔“短篷”二句〕言友人此去吴中,正是景佳鲈美之地。用西晋张翰弃官南归事。
〔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谓张翰在洛阳为官,见秋风起,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,说〕“人生贵得适意耳,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。”遂弃官南归。短篷,矮篷,代指小船。炊饭,一作“炊饮”。
〔松江〕吴淞江的古称。一名松陵,又名笠泽。源出苏州之太湖,盛产鲈鱼,味尤美。南宋范成大《秋日田园杂兴》“细捣枨虀买鲙鱼,西风吹上四腮鲈。雪松酥腻千丝缕,除却松江到处无。”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140—1207
宋濟南歷城人,原字坦夫,后字幼安,號稼軒。高宗紹興末,聚眾二千隸耿京部,為掌書記。奉京命奏事建康,聞張安國殺京降金,歸擒之,獻俘行在。孝宗乾道時,累知滁州,寬征賦、招流散,教民兵、議屯田。淳熙中,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,創建飛虎軍,雄鎮一方。歷浙西提點刑獄、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。為諫官誣劾落職,居鉛山。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,歷知鎮江、隆興府。進樞密都承旨,未受命而卒。后追謚忠敏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擅為長短句,風格悲壯激烈,與蘇軾并稱“蘇辛”。有《稼軒長短句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