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烛之武退秦师拼音版

烛之武退秦师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4 22:24:52

全文注音

  • zhú
  • zhī
  • tuì
  • 退
  • qín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chūn
  • qiū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zuǒ
  • qiū
  • mí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hóu
  •  
  • qín
  • wéi
  • zhèng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qiě
  • èr
  • chǔ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jūn
  • hán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qín
  • jūn
  • fán
  • n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yán
  • zhè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guó
  • wēi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zhú
  • zhī
  • jiàn
  • qín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shī
  • tuì
  • 退
  •  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có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én
  • zhī
  • zhuàng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lγo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zγo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ér
  • qiú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guγ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guò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zhèng
  • wáng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uì
  • ér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jiàn
  • qín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qín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wéi
  • zhèng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zhī
  • wáng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wáng
  • zhèng
  • ér
  • yǒu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gγn
  • fán
  • zhí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guó
  • yuγn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nán
  •  
  • yān
  • yòng
  • wáng
  • zhèng
  • péi
  • lín
  •  
  • lín
  • zhī
  • hòu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shě
  • zhèng
  • wéi
  • βōng
  • βào
  • zhǔ
  •  
  • xíng
  • zhī
  • wγng
  • lái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kωn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suǒ
  • hài
  •  
  • qiě
  • jūn
  • cháng
  • wéi
  • jìn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jiāo
  •  
  • xiá
  •  
  • zhāo
  • ér
  • shè
  • bγn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yàn
  • zhī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βōng
  • fēng
  • zhèng
  •  
  • yòu
  • 西
  • fēng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quē
  • qín
  •  
  • jiāng
  • yā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quē
  • qín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qín
  • yuè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rén
  • méng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 
  • páng
  • sūn
  •  
  • yáng
  • sūn
  • shω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nγi
  • hu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fàn
  • qǐ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ēi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yīn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shī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luàn
  • zhě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hu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
原文

烛之武退秦师
[春秋鲁国]左丘明

  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
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“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公从之。辞曰:“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”公曰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!”许之。
  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”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  子犯请击之。公曰:“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”亦去之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
  • 〔无礼于晋: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,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。〕
  • ,且贰于楚
  • 〔贰于楚: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。〕
  • 也。
      (僖公三十年)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起来围攻郑国,这是因为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,并且还同时依附于楚国和晋国。
    晋军函陵
  • 〔函陵:,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新郑北。〕
  • 〔晋军函陵:晋军驻扎在函陵。军,驻扎。〕
  • ,秦军氾南
  • 〔氾(fán)南:氾水的南面,也属郑地。〕
    晋军驻扎在函陵,而秦军则驻扎在氾水的南面。
      佚之狐
  • 〔佚(yì)之狐:郑国大夫。〕
  • 言于郑伯
  • 〔郑伯:指郑文公(?—前628),名捷,郑国国君。〕
  • 曰:“
      佚之狐对郑伯说:“
    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
  • 〔烛之武:,郑国大夫。〕
  • 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
    郑国现在非常危险,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伯,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。”
    公从之。
    郑伯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    辞曰:“
    但烛之武推辞道:“
    臣之壮
  • 〔壮:壮年。古时男子三十为“壮”。〕
  • 也,犹
  • 〔犹:尚且。〕
  • 不如人;
    我年轻的时候,尚且比不上别人;
    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
  • 〔也已:,语气助词,表示确定。〕
  • 〔无能为也已:不能干什么了。〕
  • 。”
    现在老了,更没有什么能力了。”
    公曰:“
    郑文公说道:“
    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
    我以前没有重用您,现在因为情况紧急才来求助,这是我的错。
    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!”
    但如果郑国灭亡了,对您也没有好处啊!”
    许之。
    于是烛之武答应了。
      夜缒
  • 〔缒(zhuì):用绳子拴着人(或物)从上往下送。〕
  • 而出,见秦伯,曰:“
      夜晚时分,有人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,他见到了秦伯,烛之武说道:“
    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
    秦、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,郑国已经知道自己难逃灭亡的命运。
  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
  • 〔敢以烦执事:冒昧地用(亡郑这件事)麻烦您。敢,自言冒昧的谦辞。执事,办事的官员,代指对方(秦穆公),表示恭敬。〕
   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,那我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。
    越国以鄙远
  • 〔越国以鄙远: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。国,指晋国,地处秦郑之间。鄙,边邑,这里用作动词。远,指郑国。〕
  • 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
  • 〔焉用亡郑以陪邻: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?陪,增加。邻,邻国,指晋国。〕
    但越过邻国,把远方的郑国变成秦国的东部边邑,这对您来说是非常困难的,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,却让邻国晋国得到土地呢?
    邻之厚,君之薄也
  • 〔邻之厚,君之薄也:邻国的势力雄厚了,您秦国的势力(就)相对削弱了。〕
    邻国的实力增强了,您的势力就会相对削弱。
  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
  • 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:如果(您)放弃(围攻)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(招待过客)的主人。〕
  • ,行李
  • 〔行李:外交使者。〕
  • 之往来,共其乏困
  • 〔共(gōng)其乏困: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。共,同“供”,供给。〕
  • ,君亦无所害。
    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,让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往使者的东道主,那么出使的人来来往往时,郑国可以随时提供他们所需的物资,这对您并没有坏处。
  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
  • 〔尝为晋君赐矣:曾经给予晋君恩惠。为,给予。赐,恩惠。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。〕
  • 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
  • 〔朝济而夕设版焉: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,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。济,渡河。设版,修筑防御工事。版,指版筑的工事。〕
  • ,君之所知也。
    而且,您曾经对晋惠公施恩,他当时答应给您焦、瑕两座城池,可结果呢,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回国,晚上就开始修筑防御工事,这您是知道的。
    夫晋,何厌之有?
   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?
    既东封郑
  • 〔既东封郑: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。封,疆界,这里用作动词。〕
  • ,又欲肆其西封
  • 〔肆其西封:扩张它西边的疆界。意思是,晋国灭了郑国以后,必将进攻秦国。肆,延伸扩张。〕
  • 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
  • 〔将焉取之: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焉,从哪里。〕
    它现在已经把郑国作为东边的边界,下一步肯定还想向西扩张。
    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
  • 〔唯君图之:希望您考虑这件事。唯,表示希望祈请。之,指“阙秦以利晋”这件事。〕
  • 。”
    如果它不侵占秦国的土地,又从哪里得到它想要的地盘呢?
    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
   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,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!”
    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    秦伯听了很高兴,便与郑国签订了盟约,并派杞子、逢孙、杨孙三人驻守郑国,随后秦国就撤军了。
      子犯
  • 〔子犯:晋国大夫狐偃(晋文公的舅舅),字子犯。〕
  • 请击之。
      晋国的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打秦军。
    公曰:“
    晋文公却说:“
    不可。
    不行!
  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
  • 〔微夫(fú)人之力不及此:没有那个人的力量,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。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,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。微,没有。夫人,那个人,指秦穆公。〕
    如果没有秦伯的帮助,我也不会有今天。
    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
  • 〔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:依靠别人的力量,又反过来损害他,这是不仁义的。因,依靠。敝,损害。〕
   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伤害他,这是不仁义的;
    失其所与,不知
  • 〔失其所与,不知(zhì):失掉自己的同盟者,这是不明智的。与,结交同盟。知,同“智”。〕
    失去自己的盟友,这是不明智的;
    以乱易整,不武
  • 〔以乱易整,不武: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,这是不符合武德的。武,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。〕
    用混乱的局面取代整齐的局面,这是不符合武德的。
    吾其还也
  • 〔吾其还也:我们还是回去吧。其,表示祈使。〕
  • 。”
    我们还是撤军吧!”
    亦去之。
    于是晋军也离开了郑国。

注释

节选自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(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1990年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
〔烛之武〕,郑国大夫。
〔晋侯秦伯〕指晋文公和秦穆公。
〔秦穆公〕(?—前621),名任好,秦国国君,春秋五霸之一。
〔无礼于晋〕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,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。
〔贰于楚〕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。
〔晋军函陵〕晋军驻扎在函陵。军,驻扎。
〔函陵〕,郑国地名,在今河南新郑北。
〔氾(fán)南〕氾水的南面,也属郑地。
〔佚(yì)之狐〕郑国大夫。
〔郑伯〕指郑文公(?—前628),名捷,郑国国君。
〔壮〕壮年。古时男子三十为“壮”。
〔犹〕尚且。
〔无能为也已〕不能干什么了。
〔也已〕,语气助词,表示确定。
〔许〕答应。
〔缒(zhuì)〕用绳子拴着人(或物)从上往下送。
〔既〕已经。
〔敢以烦执事〕冒昧地用(亡郑这件事)麻烦您。敢,自言冒昧的谦辞。执事,办事的官员,代指对方(秦穆公),表示恭敬。
〔越国以鄙远〕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。国,指晋国,地处秦郑之间。鄙,边邑,这里用作动词。远,指郑国。
〔焉用亡郑以陪邻〕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?陪,增加。邻,邻国,指晋国。
〔邻之厚,君之薄也〕邻国的势力雄厚了,您秦国的势力(就)相对削弱了。
〔若舍郑以为东道主〕如果(您)放弃(围攻)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(招待过客)的主人。
〔行李〕外交使者。
〔共(gōng)其乏困〕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。共,同“供”,供给。
〔尝为晋君赐矣〕曾经给予晋君恩惠。为,给予。赐,恩惠。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。
〔许君焦瑕〕(晋惠公)答应给您焦瑕这两个地方。焦瑕,均在今河南三门峡一带。
〔朝济而夕设版焉〕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,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。济,渡河。设版,修筑防御工事。版,指版筑的工事。
〔既东封郑〕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。封,疆界,这里用作动词。
〔肆其西封〕扩张它西边的疆界。意思是,晋国灭了郑国以后,必将进攻秦国。肆,延伸扩张。
〔阙(quē)秦〕使秦国土地减少。阙,侵损削减。
〔将焉取之〕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焉,从哪里。
〔唯君图之〕希望您考虑这件事。唯,表示希望祈请。之,指“阙秦以利晋”这件事。
〔杞子逢(páng)孙杨孙〕三人都是秦国的大夫。
〔子犯〕晋国大夫狐偃(晋文公的舅舅),字子犯。
〔公〕指晋文公。
〔微夫(fú)人之力不及此〕没有那个人的力量,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。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,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。微,没有。夫人,那个人,指秦穆公。
〔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〕依靠别人的力量,又反过来损害他,这是不仁义的。因,依靠。敝,损害。
〔失其所与,不知(zhì)〕失掉自己的同盟者,这是不明智的。与,结交同盟。知,同“智”。
〔以乱易整,不武〕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,这是不符合武德的。武,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。
〔吾其还也〕我们还是回去吧。其,表示祈使。

相关推荐

左丘明

  左丘明(前556年-前451年),姓丘,名明。汉族,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(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)人。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,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。晚年双目失明,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《左氏春秋》(又称《左传》)和《国语》,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、春秋的重要史事,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。由于史料翔实,文笔生动,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。被誉为“文宗史圣”“经臣史祖”。孔子、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“君子”。历代帝王多有敕封:唐封经师;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;明封先儒和先贤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春秋時魯國人。左氏,名丘明,一說左丘氏,名明。傳為魯國史官。或謂與孔子同時。孔子曾稱贊他的為人。相傳他據《春秋》紀年集各國史料撰《左氏春秋》(即《左傳》)。又傳《國語》亦為其所著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