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林会里偏怜小,淮水清时最觉贤。
莫倚儿童轻岁月,丈人曾共尔同年。
[唐](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)字友封,京兆金城人,窦庠之弟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,年六十岁。状貌魁伟。少博览,无所不通。性宏放,好谈古今。门多长者车辙。诸兄均先贵达,巩于元和二年(公元八O七年)始举进士。袁滋镇滑州,辟为从事。入朝,拜侍御史,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。元稹观察浙东,奏为副使,检校秘书少监,兼御史中丞。稹移镇武昌,巩为副使。平居与人言,吻动而言不发,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。后终老于鄂渚。巩所著诗,见窦氏联珠集。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771——830)字友封,号嗫嚅翁,行七,京兆金城(今陕西兴平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父叔向,有诗名。巩登元和二年进士第,为滑州节度从事。八年为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,九年为荆南节度掌书记,十一年府罢。十四年为平卢节度掌书记,迁副使。宝历元年入为侍御史,转司勋员外郎,刑部郎中。大初中浙东观察使元稹辟为副使,四年随稹移镇武昌。五年稹卒,巩北归,至长安卒,年六十。工诗,与兄常﹑牟﹑群﹑庠齐名。褚藏言称其“温仁华茂,风韵峭逸。遇境必言诗,言之必破的。佳句不泯,传于人间”(《窦巩传》)。《旧唐书·窦群传》称:“巩能五言诗,昆仲之间,与牟诗俱为时所赏重。”白居易称赏其绝句,收入所编《元白经还诗集》中(《与微之书》)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窦氏联珠集》五卷,收巩与诸兄诗各一卷,今存。《全唐诗》卷二七一存其诗三九首;卷八八三补一首,系误收其兄群诗。生平见褚藏言《窦巩传》,《旧唐书》卷一五五﹑《新唐书》卷一七五《窦群传》附传﹑《唐诗纪事》卷三一﹑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四。(贾晋华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唐五代卷》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【生卒】:772或773—831或832
唐扶風平陵人,字友封。竇庠弟。憲宗元和二年進士。袁滋辟為從事及掌書記。入朝拜刑部郎中。元稹觀察浙東,奏為副使、檢校秘書少監、兼御史中丞。平居與人言不出口,時號“囁嚅翁”。工五言詩。與兄竇常、竇牟、竇群、竇庠合有《竇氏聯珠集》。
《唐詩大辭典修訂本:》【生卒】:772—831
字友封,排行七,人稱囁嚅翁,京兆金城(今陝西興平)人,郡望扶風平陵(今陝西咸陽西北)。父叔向,有詩名。鞏于憲宗元和二年(807)登進士第,為滑州節度從事。歷佐山南、荊南、平盧節度幕。敬宗寶歷元年(825)入為侍御史,轉司勛員外郎、刑部郎中。文宗大和四年(830)為武昌節度使元稹副使,五年稹卒,鞏回長安,卒。生平事跡見褚藏言《竇鞏傳》,新、舊《唐書·竇群傳》附傳。竇鞏有詩名。白居易稱賞其絕句,收入所編《元白往還集》中(《與微之書》)。褚藏言稱其“遇境必言詩,言之必破的,佳句不泯,傳于人間”(《竇鞏傳》)。今存《竇氏聯珠集》5卷,收鞏與兄常、牟、群、庠詩各1卷。《全唐詩》收入。
《唐诗汇评:》窦巩(769—831)字友封,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,郡望扶风(今陕西兴平东南)。元和二年登进士第,授校书郎,为袁滋滑州、江崚二府掌书记。元和末,入薛平青州幕,官掌书记、判官、副使,累迁大理评事、监察殿中侍御史、检校祠部员外郎。宝历元年,随薛平入朝,除侍御史,迁司勋员外郎判度支、刑部郎中。大和四年,元稹出镇武昌,奏为观察副使,检校秘书少监、兼御史中丞。五年,北归,卒。大中中,褚藏言编巩及其兄五人诗为《窦氏联珠集》,今存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三十九首。
《古代作品中的评论》:
《褚常言《窦氏联珠集序》:》窦氏五昆皆能诗,友封(巩)尤长绝句,为元、白所称。
《唐诗纪事:》乐天与微之书云:君兴有馀力,且与仆悉索还往诗中,取其尤长者,如张十八古乐府,李二十新歌行(绅也),卢、杨二秘书律诗(贞与巨源),窦七(巩也)、元八绝句,博考精掇,编而次之,号《元白往还诗集》。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,莫不踊跃欢喜,以为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