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一毛不拔拼音版

一毛不拔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2:11:50

全文注音

  • máo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·
  • cáo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hán
  • dān
  • chún
  • hóu
  •  
  • jiàn
  • míng
  • wáng
  •  
  • qiú
  • zhuǎn
  • rén
  • shēn
  •  
  • wá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zuò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máo
  • jìn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huàn
  • chγ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βγng
  • gēn
  •  
  • hóu
  • shèng
  • tòng
  • chǔ
  •  
  • wáng
  • xiào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ù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kàn
  • máo
  •  
  • zuò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 

原文

一毛不拔
[魏晋]邯郸淳

一猴死,见冥王,求转人身。王曰:“既欲做人,须将毛尽行拔去。”即唤夜叉拔之。方拔一根,猴不胜痛楚。王笑曰:“畜生,看你一毛不拔,如何做人?”

注释


既:既然
之:代指猴毛
方:才
胜:能忍受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推荐

邯郸淳

  邯郸淳(约132—221)【一作邯郸浮】,又名竺,字子叔(一作子淑),又字子礼(或作正礼),东汉时颍川阳翟(今禹州市)人,因著有《笑林》三卷、《艺经》一卷而著名,被称为“笑林始祖,与丁仪、丁廙、杨修为曹植的“四友”。

《大辞海》:邯郸淳三国魏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一名竺,字子叔,或作子礼。颍川(治今河南禹州)人。博学多才,早年撰《曹娥碑》,为蔡邕所赏。后又依刘表、曹操,很受曹氏父子赏识,为临淄侯曹植傅,黄初中为博士给事中。今存文五篇,诗一首。相传又著《笑林》三卷,今佚,有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辑本。
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汉﹑魏间文人﹑学者﹑书法家。一名竺,字子叔。颍川(今河南长葛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博学,与董遇﹑苏林等并为当世儒宗。能文章。又善古文书法。汉献帝初平中(192前后),自长安避难至荆州。建安四年(199),大鸿胪陈纪卒,淳为作碑文。建安十三年,荆州平,文士如邯郸淳﹑王粲等皆归曹操。操召淳相见,甚敬异之。建安十六年后,为曹丕五官将文学官属。建安二十二年,曹植求淳为属官,操遣淳诣植,为临淄侯文学,植作胡舞,跳丸击剑,诵俳优小说数千言,又与淳评说古今,论议文学﹑政事﹑用兵。时操未立世子而有意于植,淳复屡称植之才,丕颇不悦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),曹丕代汉为魏帝,以淳为博士﹑给事中。淳有《上受命述表》﹑《受命述》﹑《投壶赋》。表言“臣抱疾伏蓐,作书一篇”,或卒于其后不久。有集二卷,今存《汉鸿胪陈纪碑》等四篇,见严可均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严辑复有《孝女曹娥碑》,以淳年岁推之,当非其所作。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》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