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小明拼音版

小明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9 21:55:04

全文注音

  • xiǎo
  • míng
  • shī
  • jī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míng
  • míng
  • shàng
  • βiān
  •  
  • zhào
  • lín
  • xià
  • βǔ
  •  
  • zhγng
  • 西
  •  
  • zhω
  • qiú
  •  
  • èr
  • yuè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hán
  • shǔ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īn
  • zhī
  • yōu
  •  
  • βài
  •  
  • niàn
  • gō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βω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huái
  • 怀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zuω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fāng
  • shū
  •  
  • yún
  • huán
  •  
  • suω
  • yún
  •  
  • niàn
  •  
  • shω
  • kǒng
  • shù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īn
  • zhī
  • yōu
  •  
  • dàn
  • xiá
  •  
  • niàn
  • gō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juàn
  • juàn
  • huái
  • 怀
  •  
  • huái
  • 怀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qiǎ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fāng
  •  
  • yún
  • huán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suω
  • yún
  •  
  • cǎi
  • xiāo
  • huò
  • sh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īn
  • zhī
  • yōu
  •  
  •  
  • niàn
  • gō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xīng
  • yán
  • chū
  • 宿
  •  
  • huái
  • 怀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fǎ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
  • ěr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héng
  • ān
  • chǔ
  •  
  • jωng
  • gōng
  • ěr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zhí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shén
  • zhī
  • βī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ω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
  • ěr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héng
  • ān
  •  
  • jωng
  • gōng
  • ěr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hào
  • shω
  • zhèng
  • zhí
  •  
  • shén
  • zhī
  • βī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jiè
  • ěr
  • jǐng
  •  

原文

小明
[先秦]诗经

  明明上天,照临下土。我征徂西,至于艽野。二月初吉,载离寒暑。
  心之忧矣,其毒大苦。念彼共人,涕零如雨。岂不怀归,畏此罪罟!
  昔我往矣,日月方除。曷云其还,岁聿云莫。念我独兮,我事孔庶。
  心之忧矣,惮我不暇。念彼共人,眷眷怀顾!岂不怀归,畏此谴怒。
  昔我往矣,日月方奥。曷云其还,政事愈蹙。岁聿云莫,采萧获菽。
  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念彼共人,兴言出宿。岂不怀归,畏此反覆。
  嗟尔君子,无恒安处。靖共尔位,正直是与。神之听之,式穀以女。
  嗟尔君子,无恒安息。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听之,介尔景福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明明上天,照临下土。
      高高在上的那片明朗青天,照耀着大地,也俯瞰着人间。
    我征
  • 〔征:行,此指行役。〕
  • 〔徂:往,前往。〕
  • 西,至于艽野
  • 〔艽野:荒远的边地。〕
    我为公务奔波向西行,所到之处荒芜又偏远。
    二月
  • 〔二月:指周正二月,即夏正之十二月。〕
  • 初吉
  • 〔初吉:上旬的吉日。〕
  • ,载
  • 〔载:乃,则。〕
  • 〔离:经历。〕
  • 寒暑。
    周正二月的一个吉日启程,至今已历经酷暑与严寒。
      心之忧矣,其毒
  • 〔毒:痛苦,磨难。〕
  • 大苦。
      心中满是忧伤和悲哀,备受折磨让我痛苦难耐。
    念彼共人,涕零如雨。
    想到那些恭谨尽职的人,不禁泪如泉涌湿了衣衫。
    岂不怀归,畏此罪罟
  • 〔罪罟:指法网。罟,网;罪,捕鱼竹网。二字并列,犹云网罟。〕
    难道我不想回家吗,只是害怕触犯法令的网罗。
      昔我往矣,日月方除
  • 〔除:除旧,指旧岁辞去新年将到。〕
      回想当初我刚踏上征途,那时正是旧岁将尽的日子。
    曷云其还,岁聿云莫。
    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,眼看一年将尽,归期却依然遥遥无期。
    念我独兮,我事孔庶
  • 〔孔庶:很多。〕
    想到自己孤身一人,差事却多得数不过来。
      心之忧矣,惮
  • 〔惮:通“瘅”,劳苦。〕
  • 我不暇
  • 〔不暇:不得闲暇。〕
      心里装满了忧伤和悲哀,我四处奔波忙得无暇自顾。
    念彼共人,眷眷怀顾!
    想到那些恭谨尽职的人,我日夜思念情意深长。
    岂不怀归,畏此谴怒。
    难道我不想回家吗,只是害怕上司的责罚和怒火。
      昔我往矣,日月方奥
  • 〔奥:“燠”之假借,温暖。〕
      忆起当初我刚出发时,正值天气由寒转暖的时候。
    曷云其还,政事愈蹙
  • 〔蹙:急促,紧迫。〕
    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,公务却越发繁忙紧迫。
    岁聿云莫,采萧
  • 〔萧:艾蒿。〕
  • 获菽
  • 〔菽:豆类。〕
    眼看一年将近,人们正忙着收割庄稼、采摘蒿草。
      心之忧矣,自诒
  • 〔诒:通“贻”,遗留。〕
  • 〔伊:此,这。〕
  • 〔戚:忧伤,痛苦。〕
      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悲哀,真是自找苦吃自作自受。
    念彼共人,兴言
  • 〔兴言:犹“薄言”,语首助词。一说“兴”,意谓起来,·言·即焉。〕
  • 出宿
  • 〔出宿:不能安睡。一说到外面去过夜。〕
    想到那些恭谨尽职的人,我辗转反侧思念不停。
    岂不怀归,畏此反覆
  • 〔反覆:指不测之祸。〕
    难道我不想回家吗,只是担心世事变幻祸患临头。
      嗟尔君子,无恒安处
  • 〔安处:安居,安逸享乐。〕
      长叹一声,你们这些君子啊,别贪图安逸享清福。
    靖共尔位,正直是与
  • 〔与:亲近,友好。一说通“举”,行为,举止。〕
    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,结交正直之人亲近贤士。
    神之听之,式
  • 〔式:乃,则。〕
  • 穀以
  • 〔以:与。〕
  • 〔女:汝。〕
    神灵若听到这一切,定会赐予你们福运和吉祥。
      嗟尔君子,无恒安息。
      再长叹一声,你们这些君子啊,别贪图安逸无所作为。
    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
    应忠于职守尽心尽力,与正直之士交往同行。
    神之听之,介
  • 〔介:借为“匄”(gài),给予。〕
  • 尔景福
  • 〔景福:犹言大福。〕
    神灵若听到这一切,定会赐给你们祥瑞和洪福。

注释

〔征〕行,此指行役。
〔徂〕往,前往。
〔艽野〕荒远的边地。
〔二月〕指周正二月,即夏正之十二月。
〔初吉〕上旬的吉日。
〔载〕乃,则。
〔离〕经历。
〔毒〕痛苦,磨难。
〔共〕通“恭”,此指恭谨尽心。
〔罪罟〕指法网。罟,网;罪,捕鱼竹网。二字并列,犹云网罟。
〔除〕除旧,指旧岁辞去新年将到。
〔曷〕何,何时。
〔云〕语助词。
〔其〕将。
〔还〕回去。
〔聿云〕二字均语助词。
〔莫〕古“暮”字。岁暮即年终。
〔孔庶〕很多。
〔惮〕通“瘅”,劳苦。
〔不暇〕不得闲暇。
〔睠睠〕即“眷眷”,恋慕。
〔奥〕“燠”之假借,温暖。
〔蹙〕急促,紧迫。
〔萧〕艾蒿。
〔菽〕豆类。
〔诒〕通“贻”,遗留。
〔伊〕此,这。
〔戚〕忧伤,痛苦。
〔兴言〕犹“薄言”,语首助词。一说“兴”,意谓起来,·言·即焉。
〔出宿〕不能安睡。一说到外面去过夜。
〔反覆〕指不测之祸。
〔恒〕常。
〔安处〕安居,安逸享乐。
〔靖〕敬。
〔共〕通“恭”,奉,履行。
〔位〕职位,职责。
〔与〕亲近,友好。一说通“举”,行为,举止。
〔式〕乃,则。
〔榖〕善,此指福。
〔以〕与。
〔女〕汝。
〔介〕借为“匄”(gài),给予。
〔景福〕犹言大福。

相关推荐

皮日休
康有为
王阳明
曹雪芹
诗经
康白情
曹雪芹
黄镇成

诗经
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