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頍者弁,实维伊何?尔酒既旨,尔肴既嘉。岂伊异人,兄弟匪他。
茑与女萝,施于松柏。未见君子,忧心奕奕;既见君子,庶几说怿。
有頍者弁,实维何期?尔酒既旨,尔肴既时。岂伊异人,兄弟具来。
茑与女萝,施于松上。未见君子,忧心怲怲;既见君子,庶几有臧。
有頍者弁,实维在首。尔酒既旨,尔肴既阜。岂伊异人,兄弟甥舅。
如彼雨雪,先集维霰。死丧无日,无几相见。乐酒今夕,君子维宴。
〔頍〕有棱角貌。
〔《释名》“頍,倾也。著之倾近前也。”弁(biàn)〕皮弁,用白鹿皮制成的圆顶礼帽。
〔实维伊何〕是为伊何。实,犹“是”。维,语助词。伊,当作“繄(yī)”,犹“是”。
〔旨〕美。
〔肴〕同“肴”,荤菜。
〔伊〕是。
〔异人〕外人。
〔茑女萝〕都是善于攀缘的蔓生植物。
〔施〕延伸,攀缘。
〔弈弈〕心神不安貌。
〔说怿〕欢欣喜悦。说,通“悦”。
〔何期〕犹言“伊何”。期,通“其”,语助词。
〔时〕善也,物得其时则善。
〔怲怲〕忧愁貌。
〔臧〕善。
〔阜〕多,指酒肴丰盛。
〔雨雪〕下雪。
〔霰〕雪珠。
〔无日〕不知哪一天。
〔无几〕没有多久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