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般拼音版

般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9 21:50:26

全文注音

  • pán
  • shī
  • jīng
  • huáng
  • shí
  • zhōu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gāo
  • shān
  •  
  • tuò
  • shān
  • qiáo
  • yuè
  •  
  • yǔn
  • yóu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zhī
  • xià
  •  
  • póu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βuì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zhōu
  • zhī
  • mìng
  •  

原文


[先秦]诗经

於皇时周,陟其高山,
嶞山乔岳,允犹翕河。
敷天之下,裒时之对,
时周之命。

对照翻译

    於皇
  • 〔皇:伟大。〕
  • 时周,陟
  • 〔陟:登高。〕
  • 其高山,
    啊,伟大的周朝,站在那高耸的山顶上,
  • 〔嶞:低矮狭长的山。〕
  • 山乔
  • 〔乔:高。〕
  • 〔岳:高大的山。〕
  • ,允
  • 〔允:通“沇”,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。〕
  • 〔犹:通“沋”,沋水在雍州境内。〕
  • 〔翕:通“洽(hé)”;洽水又作郃水,流经陕西郃阳东注于黄河。〕
  • 〔河:黄河。〕
    眼前是连绵的丘陵和山峰,沇水、沋水、郃水与黄河一起奔流。
  • 〔敷:遍。〕
  • 天之下,裒
  • 〔裒:包聚。〕
  • 时之对
  • 〔对:封国,疆土。〕
    普天之下,所有属于周朝的封国土地,
    时周之命。
    都听从周朝的指挥。

注释

〔皇〕伟大。
〔时〕是,此。
〔陟〕登高。
〔嶞〕低矮狭长的山。
〔乔〕高。
〔岳〕高大的山。
〔允〕通“沇”,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。
〔犹〕通“沋”,沋水在雍州境内。
〔翕〕通“洽(hé)”;洽水又作郃水,流经陕西郃阳东注于黄河。
〔河〕黄河。
〔敷〕遍。
〔裒〕包聚。
〔时〕世。
〔对〕封国,疆土。
〔时〕通“侍”,承受。

相关推荐

诗经
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