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之交,朔月辛卯。
日有食之,亦孔之丑。
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;
今此下民,亦孔之哀。
日月告凶,不用其行。
四国无政,不用其良。
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;
此日而食,于何不臧。
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
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。
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
哀今之人,胡憯莫惩?
皇父卿士,番维司徒。
家伯维宰,仲允膳夫。
棸子内史,蹶维趣马。
楀维师氏,艳妻煽方处。
抑此皇父,岂曰不时?
胡为我作,不即我谋?
彻我墙屋,田卒污莱。
曰予不戕,礼则然矣。
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
择三有事,亶侯多藏。
不慭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
择有车马,以居徂向。
黾勉从事,不敢告劳。
无罪无辜,谗口嚣嚣。
下民之孽,匪降自天。
噂沓背憎,职竞由人。
悠悠我里,亦孔之痗。
四方有羡,我独居忧。
民莫不逸,我独不敢休。
天命不彻,我不敢效我友自逸。
〔交〕日月交会,指晦朔之间。
〔朔月〕月朔,初一。
〔行〕轨道,规律,法则。
〔四国〕泛指天下。
〔则〕犹。
〔于〕读作“吁”,感叹词。
〔于何〕多么。
〔臧〕善。
〔烨烨〕雷电闪耀。
〔震〕雷。
〔宁令〕皆指安宁。
〔川〕江河。
〔冢〕山顶。
〔崒〕通“碎”,崩坏。
〔胡憯〕怎么。
〔莫惩〕不制止。
〔皇父〕周幽王时的卿士。
〔卿士〕官名,总管王朝政事,为百官之长。
〔番〕姓。
〔司徒〕六卿之一,掌管土地人口。
〔家伯〕人名,周幽王的宠臣。
〔宰〕冢宰。六卿之一,·掌建六邦之典·。
〔仲允〕人名。
〔膳夫〕掌管周王饮食的官。
〔棸子〕姓棸的人。
〔内史〕掌管周王的法令和对诸侯封赏策命的官。
〔蹶〕姓。
〔趣马〕养马的官。
〔楀〕姓。
〔师氏〕掌管贵族子弟教育的官。
〔艳妻〕指周幽王的宠妃褒姒。
〔煽〕炽热。
〔抑〕通“噫”,感叹词。
〔不时〕不按时,不合时,此处“时”主要指农时。
〔我作〕作我,役使我。
〔彻〕拆毁。
〔卒〕尽,都。
〔污〕积水。
〔莱〕荒芜。
〔戕〕残害。
〔向〕王先谦认为是今河南济源县南向城。
〔三有事〕三有司,即三卿。
〔亶〕信,确实。
〔侯〕助词,维。
〔慭〕愿意,肯。
〔徂〕到,去。“以居徂向”即“徂向以居”。
〔黾勉〕努力。
〔嚣嚣〕众多的样子。
〔孽〕灾害。
〔噂〕聚汇。
〔沓〕语多貌。噂沓,聚在一起说话。
〔背憎〕背后互相憎恨。
〔职〕主要。
〔里〕“悝”之假借,忧愁。
〔痗〕病。
〔彻〕毁灭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