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于国兮,长于原野。
言语讷涩兮,又无强辅。
浅智褊能兮,闻见又寡。
数言便事兮,见怨门下。
王不察其长利兮,卒见弃乎原野。
伏念思过兮,无可改者。
群众成朋兮,上浸以惑。
巧佞在前兮,贤者灭息。
尧舜圣已没兮,孰为忠直?
高山崔巍兮,流水汤汤。
死日将至兮,与麋鹿同坑。
块兮鞠,当道宿。
举世皆然兮,余将谁告?
斥逐鸿鹄兮,近习鸱枭。
斩伐橘柚兮,列树苦桃。
便娟之修竹兮,寄生乎江潭。
上葳蕤而防露兮,下泠泠而来风。
孰知其不合兮,若竹柏之异心。
往者不可及兮,来者不可待。
悠悠苍天兮,莫我振理。
窃怨君之不寤兮,吾独死而后已。
平:屈原的名。本篇是作者假托屈原口气进行抒情,故自称名,且为下文作谦语。国:国都,隐寓与君同朝。长:这里是长期在……生活的意思。
讷涩:《章句》:“讷者,钝也。涩者,难也。”即口齿不伶俐。强辅:强有力的辅助,指有势力的朋党。
褊(biǎn):《章句》:“褊,狭也。”引申为薄弱。
便事:有利于君国之事。门下:指君王左右的近臣。《章句》:“喻亲近之人也。”
原野:僻壤荒野。
伏念:暗自思考。
群众:指众多的佞臣小人。成朋:结党营私。浸:稍,渐。
灭息:《章句》:“消也。”没有声息,不敢说话。
尧舜圣(yáo shùn]):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。
汤汤(shānɡ shānɡ):水流貌。
坑:《章句》:“陂池曰坑。”陂池,即水坑。与麋鹿同坑,即在荒野与禽兽为伍的意思。
块:独处貌。鞠(jū):匍匐为鞠。
谁告:告谁,即向谁诉告。
近习:常与相处,亲近。一本无“习”字。
橘柚(júyòu):即橘子和柚子树。
便娟:《章句》:“好貌。屈原以竹自喻。”
葳蕤(wēi ruí):草木繁盛。防:《章句》:“蔽也。”泠泠(línɡ línɡ):清凉貌。
孰:一作“固”。异心:当做“心异”,“异”与下句“待”押韵。指竹心空,柏心实,故曰“心异”。前者屈原自喻志通达也,后者喻君暗塞也。
不可待:难以等待。
振理:《章句》:“振,救也。”振理,解救答理。
寤(wù):觉悟。 [2]
东方朔(前154年-前93年),本姓张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德州陵县神头镇)人,西汉著名词赋家,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,在政治方面也颇具天赋,他曾言政治得失,陈农战强国之计,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,不以重用。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,后人汇为《东方太中集》。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【生卒】:前154—前93
西漢平原厭次人,字曼倩。武帝時,入長安,自薦,待詔金馬門。後為常侍郎、太中大夫。滑稽有急智,善觀察顏色,直言切諫。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,又陳農戰強國之策,終不見用。辭賦以《答客難》、《非有先生論》為著。有《東方朔》二十篇,今佚。
《大辞海》:东方朔(前154—前93)西汉文学家。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陵县东北,一说今山东惠民东)人。武帝时,为太中大夫。性诙谐滑稽。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,又陈农战强国之策,然终不为用。辞赋以《答客难》、《非有先生论》有名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杂家有《东方朔》二十篇,今佚。《神异经》、《海内十洲记》等书皆为托名于他的作品。后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,但多非信史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前154—前93)西汉平原厌次(今山东惠民东北)人,字曼倩。武帝时,为太中大夫。性诙谐滑稽。后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。善辞赋,《答客难》较有名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杂家有《东方朔》二十篇,今佚。世传《神异经》﹑《海内十洲记》,皆后人伪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