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书愤五首·其一拼音版

书愤五首·其一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4 22:21:40

全文注音

  • shū
  • fèn
  • shǒu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 
  • nán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zǎo
  • suì
  • zhī
  • shì
  • shì
  • βiγn
  •  
  • zhōng
  • yuán
  • běi
  • wàng
  • shγn
  •  
  • lóu
  • chuán
  • xuě
  • guγ
  • zhōu
  •  
  • tiě
  • qiū
  • fēng
  • sǎn
  • guγn
  •  
  • sài
  • shàng
  • cháng
  • chéng
  • kōng
  •  
  • βìng
  • zhōng
  • shuγi
  • bìn
  • xiγn
  • bγn
  •  
  • chū
  • shī
  • biǎo
  • zhēn
  • mí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qiγn
  • zǎi
  • shuí
  • kγn
  • zhωng
  • βiγn
  •  

原文

书愤五首·其一
[南宋]陆游
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
对照翻译

    早岁
  • 〔早岁:早年。〕
  • 〔那:同“哪”。〕
  • 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
  • 〔中原北望:指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。〕
  • 气如山。
    年轻时就决心北伐中原,没想到会如此艰难,我时常向北眺望中原大地,内心热血沸腾,怨气积得像山一样高。
    楼船夜雪瓜洲渡
  • 〔楼船夜雪瓜洲渡: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。当时,右丞相张浚督视江淮兵马,过镇江,颇赏识陆游。张浚积极督练军马,防敌备战,但朝廷偏向议和,张浚处境艰难,最后被罢相。楼船,有楼的高大战船。瓜洲渡,长江渡口,在江苏扬州,与镇江隔江相对。〕
  • ,铁马秋风大散关
  • 〔铁马秋风大散关: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。当时,诗人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,活跃在大散关前线,并曾经与金兵交战。铁马,配有铁甲的战马。大散关,即散关,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。〕
    还记得在瓜州渡狠狠打击金兵,雪夜里楼船战舰飞速穿梭,秋风中骑着战马纵横驰骋,收复大散关的消息接连传来。
    塞上长城
  • 〔塞上长城: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。檀道济率兵伐北魏,屡次建功,后遭猜忌被杀。他被拘捕前曾说:“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!”〕
  • 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    当初我自比为守护国家的万里长城,立下壮志要为祖国扫除边疆隐患,如今却已满头白发,垂垂老矣,盼望北伐、期待恢复失地都成了空谈。
    出师一表真名世
  • 〔名世:名显于世。〕
  • ,千载谁堪伯仲间
  • 〔伯仲间:指不相上下。〕
    让人不禁怀念起诸葛孔明,他的《出师表》真是名不虚传,有谁能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,率领三军复兴汉室,北定中原呢!

注释

选自《剑南诗稿校注》卷十七(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)。该诗为淳熙十三年(1186)春于会稽石帆别业所作,当时诗人62岁。
〔早岁〕早年。
〔那〕同“哪”。
〔中原北望〕指北望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。
〔楼船夜雪瓜洲渡〕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。当时,右丞相张浚督视江淮兵马,过镇江,颇赏识陆游。张浚积极督练军马,防敌备战,但朝廷偏向议和,张浚处境艰难,最后被罢相。楼船,有楼的高大战船。瓜洲渡,长江渡口,在江苏扬州,与镇江隔江相对。
〔铁马秋风大散关〕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。当时,诗人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,活跃在大散关前线,并曾经与金兵交战。铁马,配有铁甲的战马。大散关,即散关,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。
〔塞上长城〕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。檀道济率兵伐北魏,屡次建功,后遭猜忌被杀。他被拘捕前曾说:“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!”
〔名世〕名显于世。
〔伯仲间〕指不相上下。

相关推荐

陆游

  陆游(1125—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。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

 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125—1210
宋越州山陰人,字務觀,號放翁。少有文名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應禮部試,名列前茅。因論恢復,遭秦檜黜落。孝宗即位,任樞密院編修官,賜進士出身。乾道六年,起為夔州通判。后入四川宣撫使幕,復任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。淳熙七年,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,以發粟賑災,被劾罷。十六年,任禮部郎中,劾罷,閑居十余年。寧宗嘉泰二年,召修孝宗、光宗實錄。以寶謨閣待制致仕。工詩、詞、散文,亦長于史學。其詩多沉郁頓挫,感激豪宕之作,與尤袤、楊萬里、范成大并稱為南渡后四大家。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庵筆記》等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