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论语十二章拼音版

论语十二章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1:07:01

全文注音

  • lún
  • shí
  • èr
  • zhāng
  •  
  • xiān
  • qín
  •  
  • lú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xué
  • ér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péng
  • yuǎn
  • fāng
  • lγi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ér
  • yùn
  •  
  • βω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zē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xǐng
  • shē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rén
  • móu
  • ér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péng
  • yǒu
  • βiāo
  • ér
  • xìn
  •  
  • chuγ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yòu
  • ér
  • zhì
  • xué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huò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tiān
  • mìng
  •  
  • liù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ěr
  • shùn
  •  
  • shí
  • ér
  • cóng
  • xīn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βǔ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wēn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xué
  • ér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xué
  • dà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huí
  •  
  • dān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piγo
  • yǐn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lòu
  • xiàng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kān
  • yōu
  •  
  • huí
  • gǎi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huí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hào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hào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zhī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fàn
  • shω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yǐn
  • shuǐ
  •  
  • gōng
  • ér
  • zhě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qiě
  • guì
  •  
  • yú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rén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shī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zhě
  • ér
  • có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zhě
  • ér
  • gǎ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chuān
  • shà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ě
  • zhòu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βωn
  • duó
  • shuài
  •  
  • duó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ià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xué
  • ér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qiè
  • wèn
  • ér
  • βì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zài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 

原文

论语十二章
[先秦]论语

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 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  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 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 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  子曰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
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  子曰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
 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  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
  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  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
对照翻译
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学而时习
  • 〔时习:按时温习。时,按时。〕
  • 之,不亦说乎
  • 〔不亦说乎:不是很愉快吗?不亦……乎,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。说,同“悦”,愉快。〕
    学了知识之后,按时去复习它,不是很愉快吗?
   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   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,不是很快乐吗?
    人不知而不愠
  • 〔愠(yùn):生气,恼怒。〕
  • ,不亦君子
  • 〔君子:指有才德的人。〕
  • 乎?”
    别人不了解我,我却不生气,不正是有修养的表现吗?”
      曾子
  • 〔曾子(前五〇五~前四三六):姓曾,名参(shēn),字子舆,春秋末期鲁国人,孔子的弟子。〕
  • 曰:“
      曾子说:“
    吾日
  • 〔日:每天。〕
  • 三省
  • 〔三省(xǐng):多次进行自我检查。三,泛指多次。一说,实指,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。省,自我检查反省。〕
  • 吾身:
   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:
    为人谋
  • 〔为人谋:替人谋划事情。〕
  • 而不忠
  • 〔忠:竭尽自己的心力。〕
  • 乎?
   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?
    与朋友交而不信
  • 〔信:诚信。〕
  • 乎?
    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守信?
  • 〔传(chuán):传授,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。〕
  • 不习乎?”
    老师教的知识是不是认真复习了?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吾十有五
  • 〔十有五:十五岁。有,同“又”,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。〕
  • 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
  • 〔立:立身,指能有所成就。〕
  • ,四十而不惑
  • 〔惑:迷惑,疑惑。〕
  • ,五十而知天命
  • 〔天命:上天的意旨。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。命,命令。〕
  • ,六十而耳顺
  • 〔耳顺:对此有多种解释,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。〕
  • ,七十而从心所欲
  • 〔从心所欲:顺从意愿。〕
  • ,不逾矩
  • 〔逾矩:越过法度。逾,越过。矩,法度。〕
  • 。”
   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,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迷惑,五十岁明白哪些事是人力无法控制的,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,到了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,又不会逾越规矩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温故而知新
  • 〔温故而知新:温习学过的知识,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。〕
  • ,可以为师矣。”
    温习旧知识时,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,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学而不思则罔
  • 〔罔(wǎng):迷惑,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。〕
  • ,思而不学则殆
  • 〔殆(dài):疑惑。〕
  • 。”
    只学习却不思考,就会感到迷茫,只空想却不学习,就会疑惑不解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贤哉,回也!
   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!
    一箪
  • 〔箪(dān):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,也有用芦苇制成的。〕
  • 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
  • 〔堪:能忍受。〕
  • 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
    一篮子饭,一瓢水,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,别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,颜回却依然保持好学的乐趣。
    贤哉,回也!”
    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!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    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,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饭疏食,饮水
  • 〔饭疏食,饮水:吃粗粮,喝冷水。饭,吃。疏食,粗粮。水,文言文中称冷水为“水”,热水为“汤”。〕
  • ,曲肱
  • 〔肱(gōng):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,这里指胳膊。〕
  • 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    我每天吃粗粮,喝冷水,弯着胳膊当枕头,也能自得其乐。
    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
  • 〔如浮云:像浮云一样。〕
  • 。”
    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,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
  • 〔焉:于此,意思是在其中。〕
    几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。
    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    我学习他们的优点,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。”
      子在川上
  • 〔川上:河边。川,河流。〕
  • 曰:“
      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道:“
    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
  • 〔逝者如斯夫(fú),不舍昼夜: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,日夜不停。逝,往离去。斯,代词,这,指河水。夫,语气词,用于句末,表示感叹。〕
  • 。”
   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,日夜不停。”
      子曰:“
      孔子说:“
    三军
  • 〔三军:指军队。〕
  • 可夺帅也,匹夫
  • 〔匹夫:指平民中的男子,这里泛指平民百姓。〕
  • 不可夺志也。”
    军队的主帅可以更换,但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。”
      子夏
  • 〔子夏(前五〇七~?):即卜商,字子夏,春秋末期晋国人,孔子的弟子。〕
  • 曰:“
      子夏说:“
    博学而笃志
  • 〔笃(dǔ)志:坚定志向。笃,坚定。〕
  • ,切问而近思
  • 〔切问而近思:恳切地发问求教,多思考当前的事情。切,恳切。〕
  • ,仁
  • 〔仁:仁德。〕
  • 在其中矣。”
    广泛阅读,努力学习,同时坚定自己的志向,恳切地提问,多思考眼前的问题,仁德就在其中了。”

注释

选自《论(lún)语译注》(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版)。《论语》,儒家经典著作,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。共二〇篇。东汉列为“七经”之一,宋代把它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称为“四书”。孔子(前五五一~前四七九),名丘,字仲尼,鲁国陬(zōu)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,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。
〔子〕古代对男子的尊称,这里指孔子。
〔时习〕按时温习。时,按时。
〔不亦说乎〕不是很愉快吗?不亦……乎,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。说,同“悦”,愉快。
〔愠(yùn)〕生气,恼怒。
〔君子〕指有才德的人。
〔学而〕和下文的“为政”“雍也”“述而”等一样,都是《论语》的篇名,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,并没有特别的意义。
〔曾子(前五〇五~前四三六)〕姓曾,名参(shēn),字子舆,春秋末期鲁国人,孔子的弟子。
〔吾(wú)〕人称代词,我。
〔日〕每天。
〔三省(xǐng)〕多次进行自我检查。三,泛指多次。一说,实指,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。省,自我检查反省。
〔为人谋〕替人谋划事情。
〔忠〕竭尽自己的心力。
〔信〕诚信。
〔传(chuán)〕传授,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。
〔十有五〕十五岁。有,同“又”,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。
〔立〕立身,指能有所成就。
〔惑〕迷惑,疑惑。
〔天命〕上天的意旨。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。命,命令。
〔耳顺〕对此有多种解释,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。
〔从心所欲〕顺从意愿。
〔逾矩〕越过法度。逾,越过。矩,法度。
〔温故而知新〕温习学过的知识,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。
〔罔(wǎng)〕迷惑,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。
〔殆(dài)〕疑惑。
〔回〕即颜回(前五二一~前四九〇),字子渊,春秋末期鲁国人,孔子的弟子。
〔箪(dān)〕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,也有用芦苇制成的。
〔堪〕能忍受。
〔之〕代词,它,指学问和事业。一说,指仁德。
〔者〕代词,……的人。
〔好(hào)〕喜爱,爱好。
〔乐〕以……为快乐。
〔饭疏食,饮水〕吃粗粮,喝冷水。饭,吃。疏食,粗粮。水,文言文中称冷水为“水”,热水为“汤”。
〔肱(gōng)〕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,这里指胳膊。
〔于〕介词,对,对于。
〔如浮云〕像浮云一样。
〔焉〕于此,意思是在其中。
〔善者〕好的方面,优点。
〔川上〕河边。川,河流。
〔逝者如斯夫(fú),不舍昼夜〕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,日夜不停。逝,往离去。斯,代词,这,指河水。夫,语气词,用于句末,表示感叹。
〔三军〕指军队。
〔夺〕改变。
〔匹夫〕指平民中的男子,这里泛指平民百姓。
〔子夏(前五〇七~?)〕即卜商,字子夏,春秋末期晋国人,孔子的弟子。
〔笃(dǔ)志〕坚定志向。笃,坚定。
〔切问而近思〕恳切地发问求教,多思考当前的事情。切,恳切。
〔仁〕仁德。

相关推荐

论语

《论语》,儒家经典之一,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。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。全书共20篇492章,以语录体为主,叙事体为辅,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。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,与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并称“四书”,再加上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,总称“四书五经”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