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之冷,易知也,然亦有极热之候。冬春冰雪,繁花粲粲,雅俗争赴,此其极热时也。三、四、五月,累累其实,和风甘雨之所加,而梅始冷矣。花实俱往,时维朱夏,叶干相守,与烈日争,而梅之冷极矣。故夫看梅与咏梅者,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。
张渭《官舍早梅》诗所咏者,花之终,实之始也。咏梅而及于实,斯已难矣,况叶乎?梅至于叶,而过时久矣。廷尉董崇相官南都,在告,有夏梅诗,始及于叶。何者?舍叶无所谓夏梅也。予为梅感此谊,属同志者和焉,而为图卷以赠之。
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,而名实之权在焉。巧者乘间赴之,有名实之得,而又无赴热之讥,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,乃真附热者也。苟真为热之所在,虽与地之极冷,而有所必辩焉。此咏夏梅意也。
①候:时节。
②粲粲:鲜艳灿烂的样子。
③雅俗争赴:风雅之士和流俗之人,争先恐后地前往观赏。
④累累:众多重叠,联贯成串的样子。实:果实。
⑤和风甘雨:温和的风,适宜植物生长的雨。加:施及。
⑥往:过去了,过时了。指梅花凋落,果实成熟,没什么可观赏的了。
⑦维:语助词,用在时间之前。朱夏:古时称夏季为朱明或朱夏。语见《尔雅·释天》:“夏为朱明。”
⑧守:守候,守护。
⑨夫:发语词。
⑩张渭:唐代诗人。《官舍早梅》:“阶下双梅树,春来画不成。晚时花未落,阴处叶难生。摘子防人到,攀枝畏鸟惊。风光先占得,桃李莫相轻。”
⑪花之终:花儿已凋谢。
⑫实之始:梅子正结实。
⑬斯:这。
⑭过时:过了时令。
⑮廷尉:秦汉时官名,掌刑狱。从北齐至明清皆用以称大理寺卿。明人称掌管刑狱事务的官员为廷尉。董崇相:名应举,字崇相,福建人,万历进士,年80余,卒于家。当时任南京大理寺丞,为大理寺卿的属官。作者好友。南都:南京。明太宗朱元璋建都南京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,南京称为南都。
⑯在告:在告假归家休息期间。
⑰舍:抛弃。
⑱谊:情谊。
⑲属:嘱咐。和:和诗,又叫步韵。
⑳权:权宜,权变。即衡量是非轻重,以因事制宜。
㉑巧者:投机取巧的人。乘问:趁机会,找空隙。
㉒趋:追逐。
㉓附:依附。
㉔苟:如果,假使。
㉕与:于。
㉖辩:同“辨”,区别。
钟惺(1574~1624)明代文学家。字伯敬,号退谷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曾任工部主事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与林古度登泰山。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不久辞官归乡,闭户读书,晚年入寺院。其为人严冷,不喜接俗客,由此得谢人事,研读史书。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《唐诗归》和《古诗归》(见《诗归》),名扬一时,形成“竟陵派”,世称“钟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