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孙子兵法·九地篇拼音版

孙子兵法·九地篇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9/13 13:05:00

全文注音

  • sūn
  • bīng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jiǔ
  • piān
  •  
  • chūn
  • qiū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sū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ūn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bīng
  • zhī
  • βǎ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sàn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zhēng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zhū
  • hóu
  • zhà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sà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shē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zhēng
  •  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lái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zhū
  • hóu
  • zhī
  • sγn
  • shǔ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zhì
  • ér
  • tiγn
  • xià
  • zhī
  • zhò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shēn
  •  
  • bèi
  • chéng
  • duω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xíng
  • shγn
  • lín
  •  
  • xiǎn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án
  • nán
  • xíng
  • zhī
  • dào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yóu
  • zhě
  • ài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cóng
  • guī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guǎ
  • zhī
  • zhò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zhàn
  • cún
  •  
  • zhàn
  • wá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àn
  • zhàn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zhǐ
  •  
  • zhēng
  • gωng
  •  
  • jiγo
  • jué
  •  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lüè
  •  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móu
  •  
  • zhà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wèi
  • zhī
  • shàn
  • yòng
  • bī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qián
  • hòu
  • xiγng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guǎ
  • xiγ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guì
  • jiàn
  • xiγng
  • jiù
  •  
  • shàng
  • xià
  • xiγng
  • shωu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dò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zhǐ
  •  
  • gǎn
  • wèn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zhěng
  • ér
  • jiγng
  • lái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zhī
  • ruò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duó
  • suǒ
  • ài
  •  
  • tī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zhī
  • qíng
  • zhǔ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zhī
  • dào
  •  
  • gωng
  • suǒ
  • jiè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án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dào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huγn
  •  
  • zhǔ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lüè
  • ráo
  •  
  • sγn
  • jūn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jǐn
  • yǎng
  • ér
  • láo
  •  
  • bìng
  •  
  • yùn
  • bīng
  • móu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óu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qiě
  • běi
  •  
  • yγ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rén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shì
  • shèn
  • xiàn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 
  • dòu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bīng
  • xiū
  • ér
  • jiè
  •  
  • qiú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ér
  • qīn
  •  
  • lìng
  • ér
  • xìn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xiáng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suǒ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cái
  •  
  • βēi
  • huò
  •  
  • mìng
  •  
  • βēi
  • shòu
  • 寿
  •  
  • lìng
  • βγ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uò
  • zhě
  • zhγn
  • jīn
  •  
  • yǎn
  • zhě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tóu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wǎ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ū
  •  
  • guì
  • zhī
  • yǒ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yòng
  • bī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uài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shuài
  • rá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cháng
  • shγn
  • zhī
  • shé
  •  
  • shǒu
  • wěi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wěi
  • shǒu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zhωng
  • shǒu
  • wěi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gǎn
  • wèn
  •  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shuài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rén
  • yuè
  • rén
  • xiγng
  •  
  • dγng
  • tóng
  • zhωu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βēng
  •  
  • xiγng
  • jiù
  • zuǒ
  • yòu
  • shǒu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βγng
  • mái
  • lú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yǒng
  • ruò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zhī
  • dào
  •  
  • gγng
  • róu
  • jiē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yòng
  • bī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xié
  • shǒu
  • ruò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àng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jìng
  • yωu
  •  
  • zhèng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ěr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zhī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móu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shuà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dēng
  • gγo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shuài
  • zhī
  • shēn
  • zhū
  • hóu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βγ
  •  
  • βén
  • zhωu
  • βǔ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qún
  • yá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wǎ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lái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γn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tóu
  • zhī
  • xiǎ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jiàng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jiǔ
  • zhī
  • biàn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qí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chá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án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dào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huγn
  •  
  • qiǎn
  • sàn
  •  
  • guó
  • yuè
  • jìng
  • ér
  • shī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ué
  •  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qiǎ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bèi
  • qián
  • ài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wǎ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àn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zhī
  • zhǔ
  •  
  • zhēng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hòu
  •  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jǐn
  • shǒu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jié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sγi
  • q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γng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huó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zhī
  • qíng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dòu
  •  
  • guò
  • có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zhū
  • hóu
  • zhī
  • móu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hγn
  • lín
  •  
  • xiǎn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xí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xíng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xiàng
  • dǎo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βēi
  • wàng
  • zhī
  • bīng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wàng
  • zhī
  • bīng
  •  
  • βá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wēi
  • jiγ
  •  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ēng
  • tiγn
  • xià
  • zhī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yǎng
  • tiγn
  • xià
  • zhī
  • quán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wēi
  • jiγ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guó
  • hu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ī
  • βǎ
  • zhī
  • shǎng
  •  
  • xuán
  • zhèng
  • zhī
  • lìng
  •  
  • βàn
  • sγn
  • jūn
  • zhī
  • zhòng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βàn
  • zhī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gào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βà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gào
  • hà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óu
  • zhī
  • wáng
  • rán
  • hòu
  • cún
  •  
  • xiàn
  • zhī
  • rán
  • hòu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zhòng
  • xiàn
  • hài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hòu
  • néng
  • wéi
  • shèng
  • bà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bīng
  • zhī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shùn
  • yá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bìng
  • xiàng
  •  
  • qiγn
  • shγ
  • jiàng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qiǎo
  • néng
  • chéng
  • shì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è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guγn
  • zhé
  • βú
  •  
  • tωng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 
  • láng
  • miào
  • zhī
  • shàng
  •  
  • zhū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kγi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suǒ
  • ài
  •  
  • wē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jiàn
  • suí
  •  
  • jué
  • zhà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hǐ
  • chǔ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kγi
  •  
  • hòu
  • tuω
  •  
  •  

原文

孙子兵法·九地篇
[春秋齐国]孙武

  孙子曰:用兵之法,有散地,有轻地,有争地,有交地,有衢地,有重地,有圮地,有围地,有死地。诸侯自战其地,为散地。入人之地不深者,为轻地。我得则利,彼得亦利者,为争地。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者,为交地。诸侯之地三属,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,为衢地。入人之地深,背城邑多者,为重地。行山林、险阻、沮泽,凡难行之道者,为圮地。所由入者隘,所从归者迂,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,为围地。疾战则存,不疾战则亡者,为死地。
  是故散地则无战,轻地则无止,争地则无攻,交地则无绝,衢地则合交,重地则掠,圮地则行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。
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,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不相恃,贵贱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,卒离而不集,兵合而不齐。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敢问:“敌众整而将来,待之若何?”曰:“先夺其所爱,则听矣。”
  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,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
  凡为客之道: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;掠于饶野,三军足食;谨养而勿劳,并气积力,运兵计谋,为不可测。
  投之无所往,死且不北,死焉不得,士人尽力。兵士甚陷则不惧,无所往则固。深入则拘,不得已则斗。
 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,不求而得,不约而亲,不令而信,禁祥去疑,至死无所之。吾士无余财,非恶货也;无余命,非恶寿也。令发之日,士卒坐者涕沾襟。偃卧者涕交颐。投之无所往者,诸、刿之勇也。
  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;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敢问:“兵可使如率然乎?”曰:“可。”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;齐勇若一,政之道也;刚柔皆得,地之理也。故善用兵者,携手若使一人,不得已也。
  将军之事:静以幽,正以治。能愚士卒之耳目,使之无知。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;易其居,迂其途,使人不得虑。帅与之期,如登高而去其梯;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,驱而往,驱而来,莫知所之。聚三军之众,投之于险,此谓将军之事也。九地之变,屈伸之利,人情之理,不可不察。
  凡为客之道:深则专,浅则散。去国越境而师者,绝地也;四达者,衢地也;入深者,重地也;入浅者,轻地也;背固前隘者,围地也;无所往者,死地也。
  是故散地,吾将一其志;轻地,吾将使之属;争地,吾将趋其后;交地,吾将谨其守;衢地,吾将固其结;重地,吾将继其食;圮地,吾将进其涂;围地,“吾将塞其阙;死地,吾将示之以不活。
  故兵之情,围则御,不得已则斗,过则从。
 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,不能预交;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沮泽之形者,不能行军;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。四五者,不知一,非王霸之兵也。夫王霸之兵,伐大国,则其众不得聚;威加于敌,则其交不得合。
 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,不养天下之权,信己之私,威加于敌,故其城可拔,其国可隳。
  施无法之赏,悬无政之令,犯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犯之以事,勿告以言;犯之以利,勿告以害。
  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夫众陷于害,然后能为胜败。
  故为兵之事,在于顺详敌之意,并敌一向,千里杀将,此谓巧能成事者也。
  是故政举之日,夷关折符,无通其使;厉于廊庙之上,以诛其事。敌人开阖,必亟入之。先其所爱,微与之期。践墨随敌,以决战事。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,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孙子曰:
      孙子说:
    用兵之法,有散地,有轻地,有争地,有交地,有衢地,有重地,有圮地,有围地,有死地。
    按照用兵的规律,战场可以分为散地、轻地、争地、交地、衢地、重地、圮地、围地、死地这九种类型。
    诸侯自战其地,为散地。
    诸侯在自己的领土上与敌人作战,这种地方叫散地;
    入人之地不深者,为轻地。
    进入敌境但不深入的地区,叫轻地;
    我得则利,彼得亦利者,为争地。
    我方先占领对我有利,敌人先占领对敌人有利的地方,叫争地;
    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者,为交地。
    我军可以去,敌军也可以来的地方,叫交地;
    诸侯之地三属,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,为衢地。
    敌我双方与其他诸侯国接壤的地区,先到的一方可以结交诸侯并获得多数支援,叫衢地;
    入人之地深,背城邑多者,为重地。
    深入敌境,经过许多敌方城邑的地方,叫重地;
    行山林、险阻、沮泽,凡难行之道者,为圮地。
    山林、险阻、沼泽等道路难行的地方,叫圮地;
    所由入者隘,所从归者迂,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,为围地。
    进入的道路狭窄,退出的道路迂远,敌人用少量兵力就能击败我方众多兵力的地方,叫围地;
    疾战则存,不疾战则亡者,为死地。
    迅速奋战才能生存,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方,叫死地。
      是故散地则无战,轻地则无止,争地则无攻,交地则无绝,衢地则合交,重地则掠,圮地则行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。
      因此,在散地不宜作战,在轻地不可久留,遇到争地要抢先占领,如果敌人已先占领,不可强行进攻,在交地,军队部署应互相连接,防止敌人切断联系,在衢地则应结交邻国,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资,就地补给,在圮地则应快速通过,陷入围地则要巧设奇谋,在死地要迅猛奋战,死里求生。
    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,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不相恃,贵贱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,卒离而不集,兵合而不齐。
      古时善于指挥打仗的人,能够让敌人的前后部队无法呼应,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,官兵之间无法救援,上下隔断,不能收拢,士兵溃散后无法重新集结,即使集结也难以整齐划一。
    合于利而动,不合于利而止。
    即便如此,也要坚持有利就行动、不利就停止的原则。
    敢问:“
    试问:“
    敌众整而将来,待之若何?”
    如果敌军数量众多且阵势齐整地向我进攻,该如何应对?”
    曰:“
    回答是:“
    先夺其所爱,则听矣。”
    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,这样敌人就会被迫听从我的摆布。”
      兵之情主速,乘人之不及,由不虞之道,攻其所不戒也。
      用兵的道理,贵在神速,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,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,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。
      凡为客之道:
      凡是进入敌国作战的原则:
    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;
    深入敌境后军心会更加专注,敌人难以战胜我们;
    掠于饶野,三军足食;
    在富饶地区夺取粮草,让全军得到充足的补给;
    谨养而勿劳,并气积力,运兵计谋,为不可测。
    注意保养士兵的体力,避免疲劳,提高士气,积蓄力量,部署兵力,巧设计谋,使敌人无法揣测我们的意图。
      投之无所往,死且不北,死焉不得,士人尽力。
      把部队置于无路可退的境地,士兵就不会失败,既然连死都不怕,就会全力以赴作战。
    兵士甚陷则不惧,无所往则固。
    士兵深陷危险之地,就会无所畏惧,无路可退时,军心反而稳固;
    深入则拘,不得已则斗。
    进入敌国后,军心不会涣散,迫不得已时,就会拼死战斗。
     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,不求而得,不约而亲,不令而信,禁祥去疑,至死无所之。
      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整顿,都会懂得戒备,不需要督促,都会竭尽全力,不需要约束,都能彼此相助,不需要命令,都会遵守纪律,禁止迷信,消除疑虑,即使战死也不退缩。
    吾士无余财,非恶货也;
    我军士兵舍弃多余的财物,并不是厌恶财富;
    无余命,非恶寿也。
    不怕牺牲生命,并不是不想长寿。
    令发之日,士卒坐者涕沾襟。
    当作战命令下达时,士兵们坐着的泪水沾湿了衣襟。
    偃卧者涕交颐。
    躺着的泪流满面。
    投之无所往者,诸、刿之勇也。
    把军队置于绝境,他们就会像专诸、曹刿那样勇敢。
      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;
      所以,善于用兵打仗的人,能让部队像“率然”一样。
    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
    “率然”是常山的一种蛇。
    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
    打它的头,尾巴会来救应,打它的尾,头会来救应,打它的中部,头尾都会来救应。
    敢问:“
    试问:“
    兵可使如率然乎?”
    可以让军队像率然一样吗?”
    曰:“
    回答是:“
    可。”
    可以。”
   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
    吴国人和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,但如果同船渡河遇到大风,也能互相救援,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。
    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;
    因此,想用拴住马匹、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队,那是靠不住的。
    齐勇若一,政之道也;
    要让全军齐心奋勇,关键在于组织指挥得法;
    刚柔皆得,地之理也。
    要让强弱都能各尽其力,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地形。
    故善用兵者,携手若使一人,不得已也。
    所以,善于用兵的人,指挥三军就像使用一个人那样容易,这是因为他们把士兵置于不得不全力以赴的境地。
      将军之事:
      统率军队这种事情:
    静以幽,正以治。
    要镇静以求深思,严正而有条理。
    能愚士卒之耳目,使之无知。
    能蒙蔽士兵的耳目,让他们对军事计划一无所知;
    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;
    战法经常变化,计谋不断更新,让人无法识破;
    易其居,迂其途,使人不得虑。
    驻军常改变地点,进军迂回绕道,让人无法推测意图。
    帅与之期,如登高而去其梯;
    将帅赋予军队任务,要像登高后抽去梯子一样,让他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。
   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,而发其机,焚舟破釜,若驱群羊,驱而往,驱而来,莫知所之。
    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境内,要像击发弩机射出箭一样,一往无前,烧掉船只,砸烂锅具,表示必死决心,像驱赶羊群一样,赶过去赶过来,让他们不知道最终的目的地。
    聚三军之众,投之于险,此谓将军之事也。
    聚集全军士兵,投置于危险的境地,让他们拼死奋战,这是将军的责任。
    九地之变,屈伸之利,人情之理,不可不察。
    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,适应情况,灵活调整,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,这些都是将帅必须认真研究和仔细考察的。
      凡为客之道:
      深入敌国作战的规律是:
    深则专,浅则散。
    进入敌境越深,士兵就越专心一致,进入得浅,士兵就容易逃散。
    去国越境而师者,绝地也;
    离开本国,越过邻国进入敌国作战的地区,叫绝地;
    四达者,衢地也;
    四通八达的地区叫衢地;
    入深者,重地也;
    深入敌境的地区叫重地;
    入浅者,轻地也;
    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轻地;
    背固前隘者,围地也;
    后险前狭的地区叫围地;
    无所往者,死地也。
    无路可走的地区叫死地。
      是故散地,吾将一其志;
      因此,在散地,我要让军队专心一致;
    轻地,吾将使之属;
    在轻地,我要让部队紧密相连;
    争地,吾将趋其后;
    遇到争地,要迅速抢占其后方;
    交地,吾将谨其守;
    逢交地,我要谨慎防守;
    衢地,吾将固其结;
    在衢地,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;
    重地,吾将继其食;
    进入重地,要保证军队粮食的持续供应;
    圮地,吾将进其涂;
    经过圮地,要迅速通过;
    围地,“吾将塞其阙;
    陷入围地,要堵塞缺口;
    死地,吾将示之以不活。
    到了死地,要显示决死的决心。
      故兵之情,围则御,不得已则斗,过则从。
      士兵的心理状态是,被包围时会协力抵御,迫不得已时会拼死战斗,陷入危险境地时会听从指挥。
     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,不能预交;
      不了解列国诸侯计谋的,不能与它们结交;
    不知山林、险阻、沮泽之形者,不能行军;
    不熟悉山林、险阻、沼泽等地形的,不能行军;
    不用乡导者,不能得地利。
    不使用向导的,不能占据地利。
    四五者,不知一,非王霸之兵也。
    对于“九地”的利害关系,有一样不了解,就不能算是霸王的军队。
    夫王霸之兵,伐大国,则其众不得聚;
    霸王的军队,攻打大国,可让对方的军民来不及动员和集结;
    威加于敌,则其交不得合。
    威力施加在敌人头上,可让对方无法与别国结交。
     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,不养天下之权,信己之私,威加于敌,故其城可拔,其国可隳。
      因此,不必急于与别的诸侯国结交,也不必在别的诸侯国培植权势,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,把威力施加于敌人,就可以攻占其城邑,毁灭其国家。
      施无法之赏,悬无政之令,犯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
      施行超出常规的奖赏,颁布打破惯例的号令,指挥全军如同指挥一个人一样。
    犯之以事,勿告以言;
    驱使士兵执行任务,但不告诉他们意图;
    犯之以利,勿告以害。
    只告知他们有利的一面,而不告知他们有什么危害。
      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
      把士兵投入危险之地才能保存,让他们陷入死地然后才能求生。
    夫众陷于害,然后能为胜败。
    士兵陷入危险的境地,然后才会拼力争胜。
      故为兵之事,在于顺详敌之意,并敌一向,千里杀将,此谓巧能成事者也。
      所以,指挥作战的关键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,一旦有机可乘,便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弱点,这样即使长驱千里,也能擒杀敌将,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的意思。
      是故政举之日,夷关折符,无通其使;
      因此,当决定战争行动时,要封锁关口,销毁通行符证,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。
    厉于廊庙之上,以诛其事。
    在庙堂上反复谋划,研究决定作战大计。
    敌人开阖,必亟入之。
    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,就要迅速抓住机会。
    先其所爱,微与之期。
    首先要夺取敌人最关键的地方,而不要与敌人约定交战日期。
    践墨随敌,以决战事。
    实施计划要根据敌情的变化不断调整,以求取得战争的胜利。
    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,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
    所以,战争开始时要像处女一样沉静,不露声色,让敌人放松警惕,战争展开后,要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,让敌人来不及抵抗。

相关推荐

孙武

  孙武(约公元前545-前470),字长卿,汉族,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(今山东广饶)人,是吴国将领。著名军事家、政治家。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,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,几灭亡楚国。其著有巨作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,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,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,置于《武经七书》之首,被译为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日文,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。今日在山东、江苏苏州等地,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,多谓之兵圣庙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春秋時齊國樂安人。田完後裔。其先賜姓孫氏。以兵法求見吳王闔廬,吳王欲試之,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,使武教之戰。武分為二隊,以王寵姬二人為隊長。三令五申之,婦人皆大笑,武斬隊長二人以徇。于是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。吳王用為將,西破強楚,五戰五勝,入楚都,北威齊、晉,顯名諸侯。有《孫子兵法》傳世,為“百代談兵之祖”,在世界軍事科學史上有重要地位。今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有武談兵之文《吳問》等五篇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