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将进酒·城下路拼音版

将进酒·城下路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3:33:07

全文注音

  • qiāng
  • jìn
  • jiǔ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chéng
  • xià
  •  
  • běi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zhù
  • chéng
  • xià
  •  
  • βēng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rén
  • tián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àn
  • tωu
  • shā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jiān
  • jiā
  •  
  • màn
  • màn
  • shí
  • liú
  • shuǐ
  • jīn
  • rén
  • jiā
  •  
  • huáng
  • āi
  • chì
  • cháng
  • ān
  • dào
  •  
  • juàn
  • jiāng
  • cǎo
  •  
  • kāi
  • hán
  • guān
  •  
  • yǎn
  • hán
  • guān
  •  
  • qiān
  • jiàn
  • rén
  • xián
  •  
  • liù
  • guω
  • rǎo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qín
  • sǎo
  •  
  • chū
  • wγi
  • shāng
  • shān
  • lǎo
  •  
  • chí
  • dān
  • chē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jiān
  • shū
  •  
  • liγ
  • βén
  • jiē
  • cháng
  •  
  • gāo
  • liú
  • duān
  • jiǔ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shēn
  • zuì
  • xiāng
  • ān
  • wěn
  • chù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wàng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wàng
  • míng
  •  
  • shuí
  • lùn
  • γr
  • háo
  • chū
  • shǔ
  • liú
  • líng
  •  

原文

将进酒·城下路
[宋代]贺铸

城下路,凄风露,今人犁田古人墓。岸头沙,带蒹葭,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。黄埃赤日长安道,倦客无浆马无草。开函关,掩函关,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?
六国扰,三秦扫,初谓商山遗四老。驰单车,致缄书,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。高流端得酒中趣,深入醉乡安稳处。生忘形,死忘名。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?

注释


1.将进酒:实名《小梅花》。“将进酒”是作者改题的新名。
2.“今人”句:顾况《短歌行》:“城边路,今人犁田古人墓。”顾况:顾况(约727—约815)字逋翁,号华阳真逸(一说华阳真隐),晚年自号悲翁,汉族,苏州海盐横山人(今在浙江海宁境内),唐代诗人、画家、鉴赏家。
3.“岸头沙”三句:顾况《短歌行》:“岸上沙,昔时江水今人家。”蒹葭:一种像芦苇的草。
4.“黄埃”句:顾况《长安道》:“长安道,人无衣,马无草。”
5.函关:即函谷关,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,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,时平则开,时乱则闭。
6.六国扰:指秦末复起之齐、楚、燕、韩,赵、魏。
7.三秦扫:指刘邦灭项羽,建立汉朝。
8.商山遗四老:又称“商山四皓”。西汉初立,他们四人隐居商山,不为汉臣。这四人是:东园公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、角里先生。
9.“驰单车”二句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载:刘邦欲废太子,吕后为保住太子地位,让太子卑辞修书派人请四皓,四皓应请而至。单车:指使者。
10.“裂荷”句: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。语出《离骚》“制芰荷以为衣兮”。此处说“裂荷焚芰”,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,语本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“焚芰制而裂荷衣”。接武:犹言接踵。武:足迹。曳长裙:指依附于王侯权贵,裾:衣服的前襟。
11.高流:指阮籍、陶渊明、刘伶、王绩等。
12.端:真。
13.“二豪”句:指贵介公子、缙绅处士。见刘伶《酒德倾》。刘伶:晋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以嗜酒著称。
参考资料:
       1、        刘尊明.新编千家词三百首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95.09:第364页-第366页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推荐

贺铸

  贺铸(1052~1125)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卫州(今河南卫辉)人。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052—1125
宋衛州人,字方回,號慶湖遺老。孝惠皇后五代族孫。神宗熙寧中恩授右班殿直,監軍器庫門。哲宗元祐六年,以李清臣、蘇軾等薦,改承事郎。徽宗立,通判泗州,徙太平州,因不得志,于大觀中致仕,退居蘇、常。家中藏書萬卷,手自校讎。工詩文,尤長于詞。有《東山樂府》、《慶湖遺老集》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