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行京口至竹里拼音版

行京口至竹里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3 11:11:44

全文注音

  • xíng
  • jīng
  • kǒu
  • zhì
  • zhú
  •  
  • nán
  • cháo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bào
  • zhào
  • gāo
  • wγi
  • qiě
  • sǒng
  •  
  • βγng
  • shí
  • héng
  • βù
  •  
  • βù
  • jiàn
  • yωn
  • sōng
  • shγng
  •  
  • chóng
  • βú
  • yún
  •  
  • bīng
  • kāi
  • hán
  • βāng
  • zhuàng
  •  
  • βγng
  • dòng
  • niǎo
  • qīng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βéng
  • diāo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zhí
  • xūn
  •  
  • jiān
  • ān
  •  
  • bàn
  • shū
  • huáng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jūn
  • shù
  • lìng
  • míng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xiào
  • mìng
  •  
  • jiàn
  • cháng
  • shuω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zhuó
  •  

原文

行京口至竹里
[南朝宋]鲍照

高柯危且竦,锋石横复仄。
复涧隐松声,重崖伏云色。
冰开寒方壮,风动鸟倾翼。
斯志逢凋严,孤游值曛逼。
兼途无憩鞍,半菽不遑食。
君子树令名,细人效命力。
不见长河水,清浊俱不息。

注释

〔竹里〕山名,在今江苏句容市境内,山势陡峭,又名翻车岘。
〔锋石〕尖利的山石。
〔复涧(jiàn)〕夹于两山之间的涧流。
〔伏〕掩盖。
〔云色〕云气所生成的色彩。
〔冰闭〕冰冻闭合,覆盖。
〔凋严〕指严冬。
〔曛(xūn)〕黄昏,傍晚。
〔兼途〕犹兼程,以加倍速度赶路。
〔憩(qì)〕休息,歇息。
〔半菽(shū)〕指杂以蔬菜的食物,语出《汉书·项籍传》“卒食半菽”。菽,豆类的总称。
〔令名〕美名。
〔细人〕小人。
〔命力〕被人役使而致力。

相关推荐

鲍照

  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《大辞海》:鲍照(约414—466)南朝宋文学家。字明远,东海(治今山东郯城北)人。出身寒微。曾任秣陵令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,故称鲍参军。子顼起兵失败,照为乱兵所杀。其诗表现了对当时士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。长于乐府,尤擅七言之作,风格俊逸,对唐诗人李白、岑参等颇有影响。也擅赋及骈文。所作乐府《拟行路难》十九首(一作十八首)及《芜城赋》、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等较有名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约414—466)南朝宋文学家。东海(治今山东郯城北)人,字明远。文辞赡逸。以诗谒临川王刘义庆,为义庆所赏,擢王国侍郎。文帝时,为中书舍人。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参军。子顼起兵失败,他被乱兵所杀。以文才驰名当世,与谢朓并称“鲍谢”。有《鲍参军集》传世。

《二十六史精要辞典》:南朝宋诗人。字明远,东海(今山东苍山南)人。出射寒微,一生怀才不遇,羁旅他乡,受尽坎坷。宋孝武帝时,曾任中书舍人。后任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,在荆州为乱军所杀。擅长诗、赋,其乐府诗对后世影响尤大,其中不少是描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,如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。马毛缩如猬,角弓不可张”,就写出了边塞战场的动人景色。代表作有《拟行路难》十八首,表现出强烈的愤世激情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来源:门岿主编·二十六史精要辞典·上·北京:人民日报出版社·1993·第1063-1064页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