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拼音版

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3:38:03

全文注音

  • huàn
  • shā
  • ·
  • ·
  • xié
  • fēng
  • zuò
  • xiǎo
  • hán
  •  
  • běi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án
  • fēng
  • nián
  • shí
  • èr
  • yuè
  • èr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cóng
  • zhōu
  • liú
  • qiγn
  • shū
  • yóu
  • nán
  • shā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ié
  • fēng
  • zuò
  • xiǎo
  • hán
  •  
  • dγn
  • yān
  • shū
  • liω
  • mèi
  • qíng
  • βān
  •  
  • huái
  • qīng
  • luò
  • jiγn
  • mγn
  • mγ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uě
  • huā
  • zhǎn
  •  
  • liǎo
  • róng
  • hāo
  • sωn
  • shì
  • chūn
  • pá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jiān
  • yǒu
  • wèi
  • shì
  • qīng
  • huān
  •  

原文

浣溪沙·细雨斜风作晓寒
[北宋]苏轼

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。
  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  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。
    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我跟随泗州的刘倩叔一同游览南山。
      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      细雨斜风,天气带着微微的寒意,淡淡的烟雾缭绕,滩边稀疏的柳树仿佛在向刚放晴的沙滩展示它的妩媚。
    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    眼前的清洛河流入淮河,似乎渐渐变得广阔无边。
      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     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。
    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    人间真正有滋味的,还是那份清淡中的愉悦。

注释

⑴浣溪沙:本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。一作《浣溪纱》,又名《浣沙溪》、《小庭花》等。双调四十二字,平韵。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。此调音节明快,句式整齐,易于上口。为婉约、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。
⑵刘倩叔:名士彦,泗州人,生平不详。
⑶南山:在泗州东南,景色清旷,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。
⑷细雨斜风:唐韦庄《题貂黄岭军官》:“斜风细雨江亭上,尽日凭栏忆楚乡。”
⑸媚:美好。此处是使动用法。滩:十里滩,在南山附近。
⑹洛:洛河,源出安徽定远西北,北至怀远入淮河。
⑺慢慢:水势浩大。
⑻“雪沫”句:谓午间喝茶。雪沫乳花: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。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,所谓“茶与墨正相反,茶欲白,墨欲黑”(宋赵德麟《侯鲭录》卷四记司马光语)。唐曹邺《故人寄茶》:“碧波霞脚碎,香泛乳花轻。”东坡《西江月》:“汤发云腴酽白,盏浮花乳轻圆。”午盏:午茶。
⑼蓼(liǎo)茸:蓼菜嫩芽。
⑽春盘:旧俗,立春时用蔬菜水果、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推荐

苏轼

  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036—1101

宋眉州眉山人,字子瞻,一字和仲,號東坡居士。蘇洵子。仁宗嘉祐二年進士。再中制科。為鳳翔府簽書判官,召試得直史館,攝開封府推官。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,出為杭州通判。徙知密、徐、湖三州。元豐中,因詩托諷,逮赴臺獄,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。哲宗即位,起知登州,累官中書舍人、翰林學士兼侍讀。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,會大旱,饑疾并作,軾請免上供米,又減價糶常平米,存活甚眾。杭近海,民患地泉咸苦,軾倡浚河通漕,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,民德之。元祐六年,召為翰林承旨,尋因讒出知潁州,徙揚州。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,后貶惠州。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,居昌化。徽宗立,元符三年赦還,提舉玉局觀,復朝奉郎。尋病逝常州。謚文忠。所作詩文清新暢達,作詞豪放,開拓內容,突破綺靡詞風,工書善畫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志林》、《東坡樂府》、《仇池筆記》《論語說》等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