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江带雨,寒沙萦水,人瞰画阁愁独。烟蓑散响惊诗思,还被乱鸥飞去,秀句难续。冷眼尽归图画上,认隔岸、微茫云屋。想半属、渔市樵村,欲暮竞然竹。
须信风流未老,凭持酒、慰此凄凉心目。一鞭南陌,几篙官渡,赖有歌眉舒绿。只匆匆眺远,早觉闲愁挂乔木。应难奈,故人天际,望彻淮山,相思无雁足。
瞰(kàn):俯视。
烟蓑:捕鱼人。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,指渔父。
散响: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。
乱鸥:群鸥乱飞。
隔岸:对岸。
云屋:苍黑若云之状。
欲暮:柳宗元《渔翁》诗:“渔翁夜傍西岩宿营,晓汲清湘然楚竹。”然,同“燃”。
然竹:烧竹。然,同“燃”。柳宗元《渔翁》诗:“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然楚竹。”
凭持尊酒:凭此酒杯饮酒。
歌眉:指歌歌女之眉。
舒绿:舒展愁眉,古人以黛绿画眉,绿即指眉。
乔乡:此处指故乡。
淮山:指扬州附近之山。
无雁足:古代传说,雁足可以传书,无雁足即谓无书信。
史达祖1163~1220?年,字邦卿,号梅溪,汴(河南开封)人。一生未中第,早年任过幕僚。韩侂胄当国时,他是最亲信的堂吏,负责撰拟文书。韩败,史牵连受黥刑,死于贫困中。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,其中不乏身世之感。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,这一部分的北行词,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。今传有《梅溪词》。存词112首。
《大辞海》:史达祖南宋词人。字邦卿,号梅溪,汴(今河南开封)人。嘉泰、开禧间为韩侂胄堂吏,掌文书。曾使金。其词多抒写闲情逸致,描写细腻工巧。《双双燕·咏燕》、《绮罗香·春雨》等咏物词尤著名。有《梅溪词》。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生卒年不详)字邦卿,号梅溪,祖籍汴(今河南开封),寓居杭州。早年屡试不第,漂泊在扬州与荆楚一带,担任过幕僚之职。韩侂胄为平章事,专倚省吏史邦卿,奉行文字,拟帖撰旨,俱出其手。权炙缙绅,侍从柬札,至用申呈。开禧三年,侂胄被诛,史达祖亦被黥面流放。史达祖以词名世,有《梅溪词》一卷。咏物词尤工,其《绮罗香》之咏春雨,《双双燕》之咏燕,皆能使“所咏瞭然在目,且不留滞于物”(张炎《词源》),亦即“不写形而写神,不取事而取意”(卓人月《词统》),每为后人激赏。其感怀身世之作如《满江红·书怀》﹑《秋霁》(江水苍苍)﹑《湘江静》(暮草堆青云浸浦)之类,或嗟老叹贫,或暗伤漂泊,颇能写出封建时代贫困知识分子的典型情绪。他如《寿楼春·寻春服感念》﹑《夜行船·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》﹑《忆瑶姬·骑省之悼也》等词之悼念亡妻,《三姝媚》(烟光摇缥瓦)﹑《喜迁莺》(月波疑滴)﹑《玉蝴蝶》(晚雨未摧宫树)等词之追怀旧欢,所写皆一往情深,真切动人。史达祖使金前后,曾写有《龙吟曲·陪节欲行,留别社友》﹑《满江红·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》﹑《齐天乐·中秋宿真定驿》等一系列词章,故国之思﹑家国之恨与复国之志尽入笔端,是《梅溪词》中的重要篇什,前人以其受宠于被诬为“奸臣”的韩侂胄而置不论列,未为公允。其词风格以瑰奇清秀为主,遣辞造句,俊语联翩,谋篇构思,又往往出人意表。姜夔称其词“奇秀清逸,有李长吉之韵,盖能融情景于一家,会句意于两得”(《中兴以来绝妙词选》卷七引),张镃亦以为“有瑰奇警迈,清新闲婉之长”,语皆中肯。其词祖述周邦彦,亦有风神接近姜夔者,故前人或谓其词可以“分镳清真,平睨方回”(张镃《题梅溪词》),或谓其词可与姜夔并称(参见张宗橚《词林纪事》引许昂霄语)。从宋末主要师承清真﹑白石﹑梦窗的词人周密﹑王沂孙﹑张炎诸家之词作中,可以窥见受史词影响的痕迹。清代浙西派词人对史词也甚为推崇,朱彝尊至有最爱姜﹑史之语。史词影响,由此可见大略。其词有汲古阁《宋六十名家词》本﹑《四印斋所刻词》本,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雷履平等校注本。《全宋词》第四册录其词一百一十二首,《全宋诗》卷二八三一录其诗二首。事迹见《四朝闻见录》丙集﹑戊集,《浩然斋雅谈》卷上。(常国武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