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畔有钓翁,团泥为瓮缶。
坐想秦人声,思倾杜陵酒。
鹊衔高树蝉,危胁缫车响。
露腹不曾肥,杀之嗟已往。
燕立茅屋脊,燕衔芹岸泥。
巢成同养子,薄暮亦同栖。
塘上挽船人,塘泥深及胫。
落日望前村,心将道途竞。
度水红蜻蜓,傍人飞款款。
但知随船轻,不知船去远。
前时双鸳鸯,失雌鸣不已。
今更作双来,还悲旧流水。
沙头风雨来,帖水野云黑。
如观曹公营,万弩射船侧。
买鱼问水客,始得鲫与鲂。
操刀欲割鳞,跳怒鬐鬣张。
水上卖瓜女,摘瓜陂上田。
长麻已不识,满把青铜钱。
青蝇何处来,聚集满盘间。
谁知腹中物,变化如循环。
岸傍草树密,往往不知名。
其间有啼鸟,似与船相迎。
青青老镜叶,下有繁实尖。
浪头拨船女,刺手终不嫌。
茸茸剪熟丝,雨染燕脂晕。
满树敛黄昏,槿花无此分。
荒水浸篱根,篱上蜻蜓立。
鱼网挂绕篱,野船篱外入。
有虫托断葑,断葑日夕流。
不知止息处,随夫非自由。
青草生水中,日日随水长。
水落何所依,撩乱为宿莽。
蛙行动萍叶,误观作游鱼。
稍稍引两股,已变科斗书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002—1060
宋宣州宣城人,字圣俞,世稱宛陵先生。梅詢從子。初以蔭補桐城主簿,歷鎮安軍節度判官。仁宗皇祐三年召試,賜進士出身。以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薦,授國子監直講,累遷都官員外郎,預修《唐書》。少即能詩,與蘇舜欽齊名,時號蘇梅。為詩主張寫實,反對西昆體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、《唐載記》、《毛詩小傳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