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鱼我所欲也拼音版

鱼我所欲也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2:05:01

全文注音
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xiān
  • qín
  •  
  • mè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xióng
  • zhǎng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èr
  • zhě
  • jiān
  •  
  • shě
  • ér
  • xióng
  • zhǎ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èr
  • zhě
  • jiān
  •  
  • shě
  • shēng
  • ér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yǒu
  • shèn
  • shē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gǒu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yǒu
  • shè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huàn
  • yǒu
  • suǒ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shèn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βγn
  • shēng
  • zhě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shè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γn
  • huàn
  • zhě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shì
  • shēng
  • ér
  • yǒu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shì
  • huàn
  • ér
  • yǒu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uǒ
  • yǒu
  • shèn
  • shē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yǒu
  • shè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ēi
  • xiγn
  • zhě
  • yǒu
  • shì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jiē
  • yǒu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xiγn
  • zhě
  • néng
  • sàng
  • ěr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dān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dòu
  • gēng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 
  • ěr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xíng
  • dào
  • zhī
  • rén
  • βú
  • shòu
  •  
  • ěr
  • ér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xiè
  •  
  • wàn
  • zhōng
  • biàn
  • ér
  • shòu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wàn
  • zhōng
  • jiā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gōng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měi
  •  
  • qiè
  • zhī
  • βèng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shí
  • qióng
  • βγ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xiàng
  • wèi
  • shēn
  • ér
  • shòu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wèi
  • gōng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měi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xiàng
  • wèi
  • shēn
  • ér
  • shòu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wèi
  • qiè
  • zhī
  • βèng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xiàng
  • wèi
  • shēn
  • ér
  • shòu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wèi
  • suǒ
  • shí
  • qióng
  • βγ
  • zhě
  • ér
  • wé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wèi
  • shī
  • běn
  • xīn
  •  

原文

鱼我所欲也
[先秦]孟子

  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!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  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焉!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: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谓失其本心。

对照翻译

      鱼,我所欲也;
      鱼是我想要的;
    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
    熊掌也是我想要的;
    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
   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,那么我宁愿放弃鱼,选择熊掌。
    生,亦我所欲也;
    生命是我想要的;
    义,亦我所欲也。
    正义也是我想要的;
    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   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,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,选择正义。
    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
  • 〔苟得:苟且取得。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。〕
  • 也;
    生命是我想要的,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,所以我不会苟且偷生;
    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
    死亡是我讨厌的,但我讨厌比死亡更多的东西,所以我不能避免一些灾难。
    如使
  • 〔如使:假如,假使。〕
  •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
  • 〔何不用也:什么(手段)不用呢?〕
   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不比生命更重要,那么什么方法不能用来拯救生命呢?
  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!
    如果人们讨厌的事情不超过死亡,那么哪一件坏事可以用来逃避灾难呢?
 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
    使用某种方法可以生存,但有些人拒绝使用,使用某种方法可以避免灾难,但有些人拒绝使用。
  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
    由此可见,他们喜欢的东西比生命更珍贵(即“正义”),他们讨厌的东西比死亡更严重(即“不正义”)。
    非独贤者有是心
  • 〔是心:这种心。〕
  • 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
  • 〔丧:丧失。〕
  • 耳。
    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,每个人都有,只是贤人不能丢掉。
      一箪食,一豆
  • 〔豆: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,形似高脚盘。〕
  • 〔羹(gēng):用肉(或肉菜相杂)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。〕
  • 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
      一碗米饭,一碗汤,吃可以生存,不吃会饿死。
    呼尔而与之
  • 〔呼尔而与之: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。尔,用作后缀。〕
  • ,行道之人弗受;
    但对别人的责骂,饥饿的人拒绝接受;
  • 〔蹴(cù):踩踏。〕
  • 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
  • 〔不屑:认为不值得,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。〕
  • 也。
    踢别人,乞丐不愿意接受。
    万钟则不辩
  • 〔辩:同“辨”,辨别。〕
  • 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
  • 〔何加:有什么益处。〕
  • 焉!
    (但有些人)看到优厚的工资却不知道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。
    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
  • 〔所识穷乏者得我与: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?得,同“德”,感恩感激。与,同“欤(yú)”,语气词。〕
    这样,高薪对我有什么好处,是为了住所的华丽,妻妾的侍奉,熟悉的穷人感激我吗?
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
    过去(有人)为了(道德)(宁愿)死也不愿接受(别人的施舍),现在(有人)为了房子的美丽而接受;
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
    过去(有人)为了(道德)(宁愿)死也不愿接受(别人的施舍),现在(有人)为了得到妻妾的服侍而接受;
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:
    过去(有人)为了(道德)(宁愿)死也不愿接受(别人的施舍),现在(有些人)接受它是为了让认识穷人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。
    是亦不可以已
  • 〔已:停止。〕
  • 乎?
    这种(行为)不能停止吗?
    此之谓失其本心
  • 〔本心:本性。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。〕
   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(指羞恶廉耻之心)。

注释

〔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(《孟子译注》,中华书局年1960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
〔苟得〕苟且取得。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。
〔恶(wù)〕讨厌,憎恨。
〔患〕祸患,灾难。
〔辟〕同“避”,躲避。
〔如使〕假如,假使。
〔何不用也〕什么(手段)不用呢?
〔辟〕一作“避”。
〔是心〕这种心。
〔丧〕丧失。
〔豆〕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,形似高脚盘。
〔羹(gēng)〕用肉(或肉菜相杂)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。
〔呼尔而与之〕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。尔,用作后缀。
〔蹴(cù)〕踩踏。
〔不屑〕认为不值得,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。
〔万钟〕优厚的俸禄。钟,古代的一种量器。
〔辩〕同“辨”,辨别。
〔何加〕有什么益处。
〔奉〕侍奉。
〔所识穷乏者得我与〕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?得,同“德”,感恩感激。与,同“欤(yú)”,语气词。
〔乡为身死而不受〕先前为了“礼义”,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。乡,同“向”,先前从前。
〔已〕停止。
〔本心〕本性。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。

相关推荐

孟子

《孟子》,被南宋朱熹列为“四书”(另外三本为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)。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。最早见于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此书,孟子之所作也,故总谓之《孟子》”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子》十一篇,现存七篇十四卷。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,286章。相传另有《孟子外书》四篇,已佚(今本《孟子外书》系明姚士粦伪作)。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、教育、哲学、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。古代考试主要考《四书》《五经》。
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