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!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焉!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: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谓失其本心。
〔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(《孟子译注》,中华书局年1960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
〔苟得〕苟且取得。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。
〔恶(wù)〕讨厌,憎恨。
〔患〕祸患,灾难。
〔辟〕同“避”,躲避。
〔如使〕假如,假使。
〔何不用也〕什么(手段)不用呢?
〔辟〕一作“避”。
〔是心〕这种心。
〔丧〕丧失。
〔豆〕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,形似高脚盘。
〔羹(gēng)〕用肉(或肉菜相杂)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。
〔呼尔而与之〕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。尔,用作后缀。
〔蹴(cù)〕踩踏。
〔不屑〕认为不值得,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。
〔万钟〕优厚的俸禄。钟,古代的一种量器。
〔辩〕同“辨”,辨别。
〔何加〕有什么益处。
〔奉〕侍奉。
〔所识穷乏者得我与〕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?得,同“德”,感恩感激。与,同“欤(yú)”,语气词。
〔乡为身死而不受〕先前为了“礼义”,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。乡,同“向”,先前从前。
〔已〕停止。
〔本心〕本性。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。
《孟子》,被南宋朱熹列为“四书”(另外三本为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)。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。最早见于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此书,孟子之所作也,故总谓之《孟子》”。
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子》十一篇,现存七篇十四卷。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,286章。相传另有《孟子外书》四篇,已佚(今本《孟子外书》系明姚士粦伪作)。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、教育、哲学、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。古代考试主要考《四书》《五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