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阳宋定伯,年少时,夜行逢鬼。问之,鬼言:“我是鬼。”鬼问:“汝复谁?”定伯诳之,言:“我亦鬼。”鬼问:“欲至何所?”答曰:“欲至宛市。”鬼言:“我亦欲至宛市。”遂行。
数里,鬼言:“步行太亟,可共递相担,何如?”定伯曰:“大善。”鬼便先担定伯数里。鬼言:“卿太重,将非鬼也?”定伯言:“我新鬼,故身重耳。”定伯因复担鬼,鬼略无重。如是再三。定伯复言:“我新鬼,不知有何所畏忌?”鬼答言:“惟不喜人唾。”于是共行。道遇水,定伯令鬼先渡,听之,了然无声音。定伯自渡,漕漼作声。鬼复言:“何以作声?”定伯曰:“新死,不习渡水故耳,勿怪吾也。”
行欲至宛市,定伯便担鬼著肩上,急持之。鬼大呼,声咋咋然,索下,不复听之。径至宛市中下著地,化为一羊,便卖之恐其变化,唾之。得钱千五百,乃去。于时石崇言:“定伯卖鬼,得钱千五百文。”
〔南阳〕古郡名,今河南省南阳市。
〔诳(kuáng)〕欺骗。
〔复〕又。
〔习〕熟悉。
〔故〕所以。
〔宛市〕宛,即南阳;市,市场。
〔亟(jí)〕疲劳。
〔递相担〕轮流相互背负。
〔卿(qīng)〕您,敬称。
〔略无重〕几乎没有重量。
〔了无〕一点也没有。
〔漕漼〕涉水的声音。
〔着〕放置。
〔急持〕紧紧地抓住。
〔咋咋(zé)〕像声词。
〔索下〕要求下来。
〔至〕到
〔迟〕慢。
〔畏忌〕害怕。
〔负〕背。
〔值〕遇到。
〔作〕发出。
〔唯〕只。
〔故〕原因,缘故。
〔唾之〕用唾液吐他。
〔唾〕用唾液吐……向……身上吐唾液,意动用法。
干宝,生卒年不详,东晋新蔡(今河南省新蔡县)人,字令升。著述颇丰,主要有《周易注》、《五气变化论》、《论妖怪》、《论山徙》、《司徒仪》、《周官礼注》、《晋记》、《干子》、《春秋序论》、《百志诗》、《搜神记》等。其祖父干统,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(今湖北恩施)侯,父干莹,曾仕吴,任立节都尉,迁居海盐。干宝自小博览群书,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,奉命领修国史。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,迁散骑常侍。除精通史学,干宝还好易学,为撰写《搜神记》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