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丰庚申,英法联军自海入侵,京洛骚然。距圆明园十里,有村曰谢庄,环村居者皆猎户。中有鲁人冯三保者,精技击。女婉贞,年十九,姿容妙曼,自幼好武术,习无不精。是年,谢庄办团,以三保勇而多艺,推为长。筑石砦土堡于要隘,树帜曰“谢庄团练冯”。一日晌午,谍报敌骑至,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,英将也,驰而前。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,毋妄发,曰:“此劲敌也,度不中而轻发,徒糜弹药,无益吾事。慎之!”
时敌军已近砦,枪声隆然,砦中人踡伏不少动。既而敌行益迩,三保见敌势可乘,急挥帜,曰:“开火!”开火者,军中发枪之号也。于是众枪齐发,敌人纷堕如落叶。及敌枪再击,砦中人又骛伏矣,盖籍砦墙为蔽也。攻一时,敌退,三保亦自喜。婉贞独戚然曰:“小敌去,大敌来矣!设以炮至,吾村不齑粉乎?”三保瞿然曰:“何以为计?”婉贞曰:“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,火器利袭远,技击利巷战。吾村十里皆平原,而与之竞火器,其何能胜?莫如以吾所长,攻敌所短。操刀挟盾,猱进鸷击,徼天之幸,或能免乎!”三保曰:“悉吾村之众,精技击者不过百人。以区区百人,投身大敌,与之扑斗,何异以孤羊投狼群?小女子毋多谈!”婉贞微叹曰:“吾村亡无日矣!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!拯吾村,即以卫吾父。”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:“与其坐而待亡,孰若起而拯之?诸君无意则已,诸君而有意,瞻予马首可也。”众皆感奋。
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,皆玄衣白刃,剽疾如猿猴。去村四里有森林,阴翳蔽日,伏焉。未几,敌兵果舁炮至,盖五六百人也。挟刃奋起,率众袭之。敌出不意,大惊扰,以枪上刺刀相搏击,而便捷猛鸷终弗逮。婉贞挥刀奋斫,所当无不披靡,敌乃纷退。婉贞大呼曰:“诸君!敌人远吾,欲以火器困吾也,急逐弗失!”于是众人竭力挠之,彼此错杂,纷纭拏斗,敌枪终不能发。日暮,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。敌弃炮仓皇遁,谢庄遂安。
徐珂(1869年-1928年),原名昌,字仲可,浙江杭县(今杭州市)人。光绪年间(1889年)举人。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。参加南社。曾担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,不久离去。1901年在上海担任了《外交报》、《东方杂志》的编辑,1911年,接管《东方杂志》的“杂纂部”。与潘仕成、王晋卿、王辑塘、冒鹤亭等友好。编有《清稗类钞》、《历代白话诗选》、《古今词选集评》等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1869—?)清末浙江杭州人,字仲可。所编《清稗类钞》,系采录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。另著有《梦湘呓语》﹑《纯飞馆词》﹑《闻见日抄》﹑《天苏阁笔谈》等。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1869—1928)初字仲玉,改字仲可,一作中可。浙江杭县(今余杭)人。父恩绶,官余姚县学教谕,与谭献为故交。少侍父就读余姚,好为骈文诗词。光绪十五年(1889)举人。师事谭献,呈所习诗文就正,谭献亲为点定。数应会试不第,考授内阁中书,改同知。袁世凯于天津小站练兵时,尝入幕,为将校讲经史大义。戊戌政变后归里,辑录整理谭献词论为《复堂词话》。二十七年,移居上海,任职商务印书馆,为《辞源》编辑。为南社社员,1923年又加入新南社。与蔡元培谊兼师友,又与况周颐﹑夏敬观等时相唱酬。晚岁居贫,仍著述不辍。所著宏富,尤详于掌故。尝辑数百种清人笔记及报章而成《清稗类钞》。为谭献入室弟子,深于词学,然所作词境绝异,致力白描,纯任自然,疏朗明畅,与阔普通武等相近,为清季词风之一变。近人钱仲联称其词“笔意澹宕疏快,不同于时人之好为艰涩者”(《近百年词坛点将录》)。诗多写景,亦“清拔可味”(汪国垣《光宣以来诗坛旁记》)。著有《真如室诗》﹑《纯飞馆词》﹑《小自立斋文》;词学著述有《近词丛话》﹑《清代词学概论》﹑《清词选集评》﹑《历代词选集评》;另有《清稗类钞》四八卷﹑《大受堂札记》五卷﹑《可言》一四卷,及《晚清祸乱稗史》等。生平事迹见夏敬观《徐仲可墓志铭》(见汪国垣《光宣以来诗坛旁记》)﹑郑逸梅《南社丛谈》。(王飚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近代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