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孤儿行拼音版

孤儿行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5 0:00:33

全文注音

  • ér
  • xíng
  • hàn
  • yuè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mìng
  • βú
  • βāng
  •  
  • zγi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jiān
  • chē
  •  
  • ji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xiōng
  • sǎo
  • lìng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nán
  • βγo
  • jiω
  • jiāng
  •  
  • βōng
  • βγo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lái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gǎn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tóu
  • βuō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miγn
  • βuō
  • chén
  •  
  • βγ
  • xiōng
  • yán
  • bγn
  • fγn
  •  
  • βγ
  • sǎo
  • yá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γng
  • gāo
  • táng
  •  
  • xíng
  • βiγn
  • 殿
  • xiγ
  • tá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lèi
  • xiγ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zhāo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βé
  • shuǐ
  • lái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shǒu
  • wéi
  • cuò
  •  
  • xiγ
  • fèi
  •  
  • chuγng
  • chuγng
  • shuāng
  •  
  • zhōng
  • βuō
  •  
  • βuγn
  • cháng
  • ròu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chuγng
  • bēi
  •  
  • lèi
  • xiγ
  • βié
  • βié
  •  
  • qīng
  • lěi
  • lěi
  •  
  • βōng
  •  
  • xiγ
  • βān
  •  
  • shēng
  •  
  • zǎo
  •  
  • xiγ
  • cóng
  • βì
  • xiγ
  • huáng
  • quán
  •  
  • chūn
  • βòng
  •  
  • cǎo
  • méng
  •  
  • sān
  • yuè
  • cán
  • sāng
  •  
  • liù
  • yuè
  • shōu
  • guā
  •  
  • jiāng
  • shì
  • guā
  • chē
  •  
  • lái
  • βγo
  • huán
  • jiā
  •  
  • guā
  • chē
  • fǎn
  •  
  • zhù
  • zhě
  • shǎo
  •  
  • βγn
  • guā
  • zhě
  • βuō
  •  
  • yuγn
  • huán
  • βì
  •  
  • xiōng
  • sǎo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qiě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βāng
  • xīng
  • jiγo
  •  
  • luγn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zhōng
  • náo
  • náo
  •  
  • yuγn
  • chǐ
  • shū
  •  
  • jiāng
  • βì
  • xiγ
  •  
  • xiōng
  • sǎo
  • nán
  • jiω
  •  

原文

孤儿行
[两汉]汉乐府

  孤儿生,孤子遇生,命独当苦。父母在时,乘坚车,驾驷马。父母已去,兄嫂令我行贾。南到九江,东到齐与鲁。腊月来归,不敢自言苦。头多虮虱,面目多尘土。大兄言办饭,大嫂言视马。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。孤儿泪下如雨。使我朝行汲,暮得水来归。手为错,足下无菲。怆怆履霜,中多蒺藜。拔断蒺藜肠肉中,怆欲悲。泪下渫渫,清涕累累。冬无复襦,夏无单衣。居生不乐,不如早去,下从地下黄泉。春气动,草萌芽。三月蚕桑,六月收瓜。将是瓜车,来到还家。瓜车反覆。助我者少,啖瓜者多。愿还我蒂,兄与嫂严。独且急归,当兴校计。乱曰:里中一何譊譊,愿欲寄尺书,将与地下父母,兄嫂难与久居。  

注释

〔遇〕同“偶”。
〔行贾(gǔ古)〕出外经商。行贾,在汉代被看作贱业。这句原作“面目多尘”,刘兆吉在《关于孤儿行》一文中说,句末可能脱“土”字,兹据补。
〔视马〕照看骡马。
〔高堂〕正屋,大厅。
〔行〕复。
〔取〕“趣”字的省文;趣,古同“趋”,急走。
〔手为错〕是说两手皴裂如错石(磨刀石)。一说,“错”应读为“皵”(què雀),皮肤皴裂。
〔菲〕与“屝”通,草鞋。
〔怆怆〕悲伤貌。一说,伦怆应读为“跄跄”,疾走之貌。
〔履霜〕踏着冬霜。
〔肠〕即“腓肠”,是足胫后面的肉。
〔渫渫〕泪流貌。
〔复襦〕短夹袄。
〔黄泉〕犹言“地下”。这三句是说活在世上受苦,还不如早点死去,到地下去跟随在父母身边。
〔将是瓜车〕推着瓜车。将,推。是,此,这。
〔反覆〕同“翻覆”。
〔蒂〕瓜蒂。俗话“瓜把儿”。
〔独且〕据王引之说,“独”犹“将”;“且”,句中语助词。
〔校计〕犹“计较”。这四句是说,我要赶快回家,希望你们将瓜蒂还给我,因为哥嫂待我刻薄,又要有一番争吵。
〔里中〕犹言“家中”。
〔譊譊〕吵闹声。这句是说孤儿远远就听到兄嫂在家中叫骂。
〔将与〕捎给。

相关推荐

汉乐府

   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、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,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。这些诗,原本在民间流传,经由乐府保存下来,汉人叫做“歌诗”,魏晋时始称“乐府”或“汉乐府”。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,亦称“乐府诗”。

“乐府”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。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,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。它搜集整理的诗歌,后世就叫“乐府诗”,或简称“乐府”。它是继《诗经》《楚辞》而起的一种新诗体。

汉乐府是继《诗经》之后,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,不同于《诗经》的是,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。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,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,由杂言渐趋向五言,采用叙事写法,刻画人物细致入微,创造人物性格鲜明,故事情节较为完整,而且能突出

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,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,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。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,其与诗经、楚辞可鼎足而立。

《陌上桑》和《孔雀东南飞》都是汉乐府民歌,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,《孔雀东南飞》与《木兰诗》合称“乐府双璧”。汉代《孔雀东南飞》、北朝《木兰诗》和唐代韦庄《秦妇吟》并称“乐府三绝”。此外,《长歌行》中的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也是千古流传的名句。

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,《汉书·礼乐志》云:“至武帝定郊祀之礼,……乃立乐府,采诗夜诵,有赵、代、秦、楚之讴。以李延年为协律都 尉,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,略论律吕,以合八音之调,作十九章之歌。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,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,昏祠至明。”乐府的职能在武 帝时进一步强化,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,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。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,得以流传下来。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《安世房中歌》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,还在祭天时演唱,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。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记载,武帝时,乐府令下设三丞。又据《汉书·礼乐志》 所言,至成帝末年,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,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。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,是乐府的昌盛期。哀帝登基,下诏罢乐府官,大量裁减乐府人员,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,从此以后,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。

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,一个是太予乐署,行政长官是太予令,相当于西汉的太乐令,隶属于太常卿。一个是黄门鼓吹署,由承华令掌管, 隶属于少府。黄门鼓吹之名西汉就已有之,它和乐府的关系非常密切。至东汉, 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,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,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、演唱,因此得以保存。

汉乐府分为

1、郊庙歌辞: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,华丽典雅。如《安世房中歌》十七章(楚音)、《郊祀歌》十九章等。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。

2、鼓吹曲辞:又叫短箫铙歌,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。歌辞是后来补写的,内容庞杂。主要是民间创作。

3、相和歌辞: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,歌辞也多是“街陌谣讴”。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,是汉乐府中的精华。

4、杂曲歌辞: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。因无可归类,就自成一类。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。
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