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饛簋飧,有捄棘匕。
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。
君子所履,小人所视。
眷言顾之,潸焉出涕。
小东大东,杼柚其空。
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。
佻佻公子,行彼周行。
既往既来,使我心疚。
有冽氿泉,无浸获薪。
契契寤叹,哀我惮人。
薪是获薪,尚可载也。
哀我惮人,亦可息也。
东人之子,职劳不来。
西人之子,粲粲衣服。
舟人之子,熊罴是裘。
私人之子,百僚是试。
或以其酒,不以其浆。
鞙鞙佩璲,不以其长。
维天有汉,监亦有光。
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
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
睆彼牵牛,不以服箱。
东有启明,西有长庚。
有捄天毕,载施之行。
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
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
维南有箕,载翕其舌。
维北有斗,西柄之揭。
〔饛〕食物满器貌。
〔簋〕古代一种圆口圈足有盖有座的食器,青铜制或陶制,供统治阶级的人使用。
〔飧〕熟食,晚饭。
〔捄〕曲而长貌。
〔棘匕〕酸枣木做的勺匙。
〔周道〕大路。
〔砥〕磨刀石,用以形容道路平坦。
〔君子〕统治阶级的人,与下句的“小人“相对。小人指被统治的民众。
〔睠言〕同“睠然”,眷恋回顾貌。
〔潸〕流泪貌。
〔小东大东〕西周时代以镐京为中心,统称东方各诸侯国为东国,以远近分,近者为小东,远者为大东。
〔杼柚〕杼,织机之梭;柚,同“轴”,织机之大轴;合称指织布机。
〔纠纠〕缠结貌。
〔葛屦〕葛,葛草,茎皮可制葛布;屦,鞋。
〔可〕通“何”(用俞樾说)。
〔佻佻〕豫逸轻狂貌。
〔周行〕同“周道”。行,道路。
〔氿泉〕泉流受阻溢而自旁侧流出的泉水,狭而长。
〔获薪〕砍下的薪柴。王宗石《诗经分类诠释》认为“获”为“檴”的假借,即榆木,如《诗经》诸篇中《凯风》《东山》《车辖》诸篇之棘薪栗薪樵薪。
〔契契〕忧结貌。
〔寤叹〕不寐而叹。
〔惮〕同“瘅”,疲苦成病。
〔职劳〕从事劳役。
〔来〕“勑”的借字,慰勉。或为“赉”的借字,赏赐。均通。
〔西人〕周人。
〔舟人〕郑笺〕“舟,当作周。”一说为舟楫之人,周人中之低贱者。
〔熊罴是裘〕用熊皮马熊皮为料制的皮袍。一说,郑笺谓“裘当作求”,这句意即狩猎求取熊罴。二说均通。
〔私人〕家奴。
〔百僚〕犹云百隶百仆。
〔浆〕米浆。
〔鞙鞙〕形容玉圆(或长)之貌。
〔璲〕贵族佩带上镶的宝玉。
〔不以其长〕以,因。长,善。
〔郑笺〕“佩之鞙鞙然,居其官职,非其才之所长也,徒美其佩而无其德,刺其素餐。”
〔汉〕银河。
〔监〕同“鉴”,照。
〔跂〕同“歧”,分叉状。
〔织女〕三星组成的星座名,呈三角形,位于银河北侧。
〔七襄〕七次移易位置。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,白日分卯时至酉时共七个时辰,织女星座每一个时辰移动一次。
〔报章〕报,复,指织机的梭子引线往复织作;章,经纬纹理。不成报章,即织不成布帛。
〔睆〕明亮貌。
〔牵牛〕三颗星组成的星座名,又名河鼓星,俗名牛郎星,在银河南侧。
〔服箱〕驾车运载。服,负载;箱,车斗。
〔启明长庚〕金星(又名太白星)晨在东方,叫启明,夕在西方,叫长庚。
〔天毕〕毕星,八星组成的星座,状如捕兔的毕网,网小而柄长,手持之捕兔。
〔施〕张。
〔箕〕俗称簸箕星,四星联成的星座,形如簸箕,距离较远的两星之间是箕口。
〔斗〕南斗星座,位置在箕星之北。
〔挹〕舀。
〔翕〕吸引。翕其舌,吸着舌头。箕星底狭口大,好像向内吸舌若吞噬之状。
〔西柄之揭〕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,天体运行,其柄常在西方。揭,举起。这句形容西方执柄举向东方。
〔来〕繁异体〕來由彼及此;由远到近。与“去”“往”相对。
〔例〕老舍《四世同堂》“野求来得正好,野求知道钱家的一切。”归服;归顺。
〔例〕如〕来归。产生;发生。
〔例〕柳青《铜墙铁壁》“金树旺知道他看罢地委的指示和县委的布置来了劲儿。”又如〕眼前矛盾来了,就得赶快解决。未来,将来。
〔例〕梁启超《论商业会议所之益》“因此察彼,推往知来。”也指次于今年今天的。
〔例〕如〕来年。以来,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。
〔例〕鲁迅《致许寿裳》“日来耳目纷扰,无所可述。”来着。
〔例〕如〕这件事我说过什么来?表示做某个动作。
〔例〕沈从文《从文自传》“几个人一面检察枪枝,一面又常常互相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微笑。”又如〕我们来象棋,你也来一盘吧!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前面,表示要做某事。
〔例〕巴金《“豪言壮语”》“自己改不了就请大家来帮忙。”又如〕你来念一遍;大家来想办法。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到某处做某事。
〔例〕如〕我们贺喜来了;他回家探亲来了。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中间,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,后者是目的。
〔例〕周立波《阿金的病》“不知道是因为兴奋呢,还是有心要说些废话,来除去人家的不安。”又如〕我把钱借给你来炒股。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的趋向。
〔例〕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“从前老规矩,都是作一半价,分给本店的伙友,现在我把来打个折扣批给四乡的小同行。”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的结果。
〔例〕杨朔《雪花飘在满洲》“你感觉他的行动奇怪么?其实据我看来,他并没有神经病,不过感情太盛,有时会迷失了他的理智。”又如〕信笔写来;一觉醒来。用作词尾,表示一段时间。相当于“的时候”。
〔例〕如〕小来苦,不算苦;老来苦,真叫苦。同“不”连用,表示不可能。
〔例〕老舍《月牙儿》“不过她们自己急于要用,而赶不来…才来照顾我。”同“的”或“得”连用,表示可能。
〔例〕杨朔《中国人民的心》“他就是这么个人,和谁都处得来。”用在“一二三”等数词之后,表示列举理由。
〔例〕冰心《庄鸿的姊姊》“我的祖母年纪又老,家务没有人帮她料理,便叫我姊姊不必念书去了,一来帮着做点事情,二来也节省下这份学费。”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。
〔例〕如〕十来天时间;七斤来重。助词。相当于“得”。
〔例〕沙汀《丁跛公》“她瘦来像干柴丫一样,贴着两枚太阳膏,时常淌着眼泪,并且叹气。”语助词。(一)用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。
〔例〕巴金《春》“你每回谈起四弟都要生气,又何苦来?”(二)用在句中作衬字。
〔例〕陶行知《自立立人歌》“不救苦来不救难,可算是好汉?”姓。
〔《现代汉语大词典》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