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偕老,副笄六珈。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。子之不淑,云如之何?
玼兮玼兮,其之翟也。鬒发如云,不屑髢也;玉之瑱也,象之揥也,扬且之皙也。胡然而天也?胡然而帝也?
瑳兮瑳兮,其之展也。蒙彼绉絺,是绁袢也。子之清扬,扬且之颜也。展如之人兮,邦之媛也!
〔君子〕指卫宣公。
〔偕老〕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。
〔副〕妇人的一种首饰。
〔笄(音)〕簪。
〔六珈〕笄饰,用玉做成,垂珠有六颗。
〔委委佗佗(音),如山如河〕一说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,象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。一说体态轻盈步履袅娜,如山一般蜿蜒,同河一般曲折。佗同“蛇”“迤”,或音。
〔象服〕是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。
〔宜〕合身。
〔子〕指宣姜。
〔淑〕善。
〔云〕句首发语词。
〔如之何〕奈之何。
〔玼(音此)〕花纹绚烂。
〔翟〕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。
〔鬒(音诊)〕黑发。
〔髢(音敌)〕假发。
〔瑱(音)〕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。
〔象〕象牙。
〔挮(音替)〕剃发针,发钗一类的首饰。一说可用于搔头。
〔扬〕额。
〔且〕助词,无实义。
〔皙(音)〕白净。
〔胡〕何,怎么。
〔然〕这样。
〔而〕如象。
〔瑳(音搓)〕玉色鲜明洁白。
〔展〕古代后妃或命妇的一种礼服,或曰古代夏天穿的一种纱衣。
〔絺(音吃)〕细葛布。
〔绁袢〕夏天穿的亵衣内衣,白色。
〔清〕指眼神清秀。
〔扬〕指眉宇宽广。
〔颜〕额。引申为面容脸色。
〔展〕诚,的确。
〔媛〕美女。
〔且〕语气助词,音(《诗经词典)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