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蓝田县丞厅壁记拼音版

蓝田县丞厅壁记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3 9:21:38

全文注音

  • lán
  • tián
  • xiàn
  • chéng
  • tīng
  •  
  • táng
  • dài
  •  
  • h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zhγ
  • zhí
  • suǒ
  • èr
  • lìng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dàng
  • wèn
  •  
  • βià
  • zhǔ
  • 簿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zhǔ
  • 簿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nǎi
  • yǒu
  • fèn
  • zhí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wèi
  • gāo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βián
  • fǒu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wén
  • shū
  • βíng
  •  
  • bào
  • chéng
  • àn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juàn
  • qián
  •  
  • qián
  • zuǒ
  • shǒu
  •  
  • yωu
  • shǒu
  • zhāi
  • zhǐ
  • wěi
  •  
  • yàn
  • βíng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píng
  • ché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dāng
  • shǔ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shè
  • zhàn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shǔ
  • wéi
  • jǐn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è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uì
  • 退
  •  
  • gǎn
  • lüè
  • βǐng
  •  
  • màn
  • zhγ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guān
  • suγ
  • zū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fǎn
  • chū
  • zhǔ
  • 簿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βià
  •  
  • yàn
  • shuω
  • màn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βiāng
  • áo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zhγ
  • shè
  •  
  • duān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rán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cuγ
  •  
  • zhǒng
  • βué
  • wén
  •  
  • βù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hóng
  • hán
  • yǎn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ēn
  • yuán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βié
  • néng
  • zhàn
  • jγng
  • shγ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jìn
  • zài
  • qiān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yuán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qián
  • píng
  • shì
  • yán
  • shγ
  • chù
  • guān
  •  
  • zài
  • zhuǎn
  • ér
  • wéi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shǐ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kuì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guān
  • bēi
  •  
  • cái
  • zhí
  •  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shγ
  • yωng
  •  
  • yωu
  • kuì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ché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jìn
  • niè
  • jiǎo
  •  
  • niè
  •  
  • àn
  • ér
  • wéi
  • zh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tγng
  • yǒu
  •  
  • huài
  • lωu
  •  
  • jué
  •  
  • màn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βγ
  • shū
  • qián
  • rèn
  • rén
  • mí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tíng
  • yǒu
  • lǎo
  • huái
  • háng
  •  
  • nán
  • qiáng
  • zhú
  • qiān
  • tǐng
  •  
  • yǎn
  • ruω
  • βiāng
  • chí
  •  
  • shuǐ
  • guó
  • guó
  • βún
  • chú
  • míng
  •  
  • tωng
  • sǎo
  • gài
  •  
  • duì
  • shù
  • èr
  • sōng
  •  
  • yín
  • é
  • jiān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wè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é
  • duì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fāng
  • yǒu
  • gō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kǎo
  • gōng
  • láng
  • zhōng
  • zhγ
  • zhì
  • gào
  • hán
  •  

原文

蓝田县丞厅壁记
[唐代]韩愈

  丞之职所以贰令,于一邑无所不当问。其下主簿、尉,主簿、尉乃有分职。丞位高而逼,例以嫌不可否事。文书行,吏抱成案诣丞,卷其前,钳以左手,右手摘纸尾,雁鹜行以进,平立睨丞曰:“当署。”丞涉笔占位,署惟谨,目吏,问:“可不可?”吏曰:“得。”则退。不敢略省,漫不知何事。官虽尊,力势反出主簿、尉下。谚数慢,必曰“丞”。至以相訾謷。丞之设,岂端使然哉?
  博陵崔斯立,种学绩文,以蓄其有,泓涵演迤,日大以肆。贞元初,挟其能战艺于京师,再进再屈千人。元和初,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,再转而为丞兹邑。始至,喟曰:“官无卑,顾材不足塞职。”既噤不得施用,又喟曰:“丞哉,丞哉!余不负丞,而丞负余。”则尽枿去牙角,一蹑故迹,破崖岸而为之。
  丞厅故有记,坏漏污不可读。斯立易桷与瓦,墁治壁,悉书前任人名氏。庭有老槐四行,南墙巨竹千梃,俨立若相持,水㶁㶁循除鸣。斯立痛扫溉,对树二松,日吟哦其间。有问者,辄对曰:“余方有公事,子姑去。”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。

注释

〔蓝田县〕唐代属中道京兆府,今属陕西西安市。
〔壁记〕在大厅前后墙壁上记载官职设置及变迁,表彰前任,以励来者,因而有作记的文体。
〔丞〕县丞。
〔贰(èr)〕副贰辅佐。文中作动词用。
〔令〕县令。唐代制度,京都旁的各县称为畿县(蓝田即为畿县),置令一人,丞一人。
〔主簿尉〕均为县令县丞之下的官职。县署内设录事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七司,主簿领录事司,负诸司总责。尉主地方治安。
〔分职〕分理诸司,各有专职。
〔丞位高而逼〕县丞官位高于主薄尉,如果真的管起来,很容易侵犯县令的权力。
〔逼〕迫近,侵迫。
〔例以嫌不可否事〕按照惯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表示意见。
〔文书行〕在传布公文的时候。
〔行〕传布。
〔成案〕已成的案卷。公文由主管各司拟稿,经县令最后判行,成为定案。
〔诣(yì)〕到。
〔卷其前〕卷起公文的前面部分。意即吏不需要丞知道公文的内容。
〔钳(qián)以左手〕用左手夹住(卷起的部分)。
〔钳〕用手指夹住。
〔右手摘纸尾〕用右手摘出纸尾。
〔摘〕拣出某一块地位的意思。
〔雁鹜(wù)行〕指一种走路姿态,即鹅行鸭步之意。一说,雁鹜就是鹅和鸭子。
〔平立〕站着。
〔睨(nì)〕斜视。
〔涉笔〕动笔。
〔占位〕看着应当署名的地方。
〔惟谨〕很谨慎。
〔惟〕发语助词。
〔略省〕稍稍了解一下。
〔漫〕完全。
〔数〕数说,列举。
〔慢〕散慢,无关紧要,文中指闲散官职。
〔訾(zǐ)謷(áo)〕诋毁。
〔丞之设,岂端使然哉〕设立县丞一职,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?端〕本。
〔博陵〕地名,在今河北蠡县南。
〔崔斯立〕名立之,字斯立,生平不详,作者好友。
〔种学绩文〕以耕田织布为比喻,说崔斯立勤学苦练,学有根柢。
〔绩〕缉麻。
〔以蓄其有〕以积累学术修养。
〔泓(hóng)涵演迤(yí)〕包孕宏深,境界广阔。
〔日大以肆〕每天都有进步,并且渐渐显露出来。
〔贞元〕唐德宗年号(—年)。
〔战艺〕以文艺与人较量,指应试。
〔再进〕崔斯立于贞元四年(年)登进士第,贞元六年(年)中博学宏词科。
〔再屈千人〕两次战胜众人。底本原作“再屈于人”,出人头地的意思。两说皆通,此据他本。
〔元和〕唐宪宗年号(—年)。
〔大理评事〕官名,掌刑法,属大理寺,上有卿少卿正丞。
〔言得失〕上疏论朝政得失。
〔黜(chù)官〕被贬官。
〔再转〕经过两次迁谪。
〔官无卑〕官职不论大小。
〔顾〕只是。
〔塞职〕称职。
〔噤(jìn)〕闭口不言。
〔枿(niè)去牙角〕去掉牙和角。
〔枿〕同“蘖”,绝。
〔一蹑(niè)故迹〕完全按照过去的样子。
〔蹑〕踩。
〔崖岸〕比喻原则。
〔桷(jué)〕方椽。
〔墁(màn)〕涂壁的工具。这里作动词用,为涂抹。
〔悉书〕全部写上。
〔梃(tǐng)〕枚,棵。底本作“挺”,此据他本。
〔俨立〕昂首挺立。
〔?(guó)〕水声。
〔除〕庭阶。
〔痛扫溉〕彻底洒扫。
〔吟哦〕吟诗。底本无“吟”字,此据他本。
〔考功郎中〕官名,属吏部,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。
〔知制诰(gào)〕官名,负责起草皇帝行下的诏敕策命,一般由中书省舍人担任。作者是以考功郎中兼知制诰。
〔分职〕同〕分職《辞源》

相关推荐

韩愈

 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768—824
唐河南河陽人,字退之,郡望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韓介弟。德宗貞元八年進士。幼孤,由嫂撫養。及長,盡通《六經》、百家學。工詩文,自成一家。經其指授,皆稱韓門弟子。董晉鎮宣武,辟為巡官。汴軍亂,依張建封,鯁言無所忌。調四門博士,遷監察御史。上疏極論宮市,德宗怒,貶陽山令。憲宗元和中,歷遷國子博士、中書舍人、刑部侍郎。帝遣使迎佛骨入禁,愈上表極諫,貶潮州刺史,改袁州。召拜國子祭酒,轉兵部侍郎,后以吏部侍郎為京兆尹。卒謚文,世又稱韓文公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