沵迆平原,南驰苍梧涨海,北走紫塞雁门。柂以漕渠,轴以昆岗。重关复江之隩,四会五达之庄。当昔全盛之时,车挂轊,人驾肩。廛闬扑地,歌吹沸天。孳货盐田,铲利铜山,才力雄富,士马精妍。故能侈秦法,佚周令,划崇墉,刳濬洫,图修世以休命。是以板筑雉堞之殷,井干烽橹之勤,格高五岳,袤广三坟,崪若断岸,矗似长云。制磁石以御冲,糊赪壤以飞文。观基扃之固护,将万祀而一君。出入三代,五百余载,竟瓜剖而豆分。泽葵依井,荒葛罥涂。坛罗虺蜮,阶斗麕鼯。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,风嗥雨啸,昏见晨趋。饥鹰厉吻,寒鸱吓雏。伏暴藏虎,乳血飡肤。崩榛塞路,峥嵘古馗。白杨早落,寒草前衰。稜稜霜气,蔌蔌风威。孤篷自振,惊沙坐飞。灌莽杳而无际,丛薄纷其相依。通池既已夷,峻隅又以颓。直视千里外,唯见起黄埃。凝思寂听,心伤已摧。若夫藻扃黼帐,歌堂舞阁之基;璇渊碧树,弋林钓渚之馆;吴蔡齐秦之声,鱼龙爵马之玩;皆薰歇烬灭,光沉响绝。东都妙姬,南国佳人,蕙心纨质,玉貌绛唇,莫不埋魂幽石,委骨穷尘。岂忆同辇之愉乐,离宫之苦辛哉?天道如何,吞恨者多。抽琴命操,为芜城之歌。歌曰:“边风急兮城上寒,井径灭兮丘陇残。千龄兮万代,共尽兮何言。”
〔沵迆〕地势相连渐平的样子。
〔苍梧〕汉置郡名。治所即今广西梧州市。
〔涨海〕即南海。
〔紫塞〕指长城。
〔《文选》李善注〕”崔貌《古今注》曰〕秦所筑长城。土皆色紫。汉塞亦然。故称紫塞。”雁门〕秦置郡名。在今山西西北。以上两句谓广陵南北通极远之地。
〔柂〕拖引。
〔漕渠〕古时运粮的河道。这里指古邗沟。即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。自今江都西北至淮安三百七十里的运河。
〔轴〕车轴。
〔昆岗〕亦名阜岗昆仑岗广陵岗。广陵城在其上(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六九引《郡国志》)。此句谓昆岗横贯广陵城下,如车轮轴心。”重关”句〕谓广陵城为重重叠叠的江河关口所遮蔽。隩,隐蔽深邃之地。”四会”句〕谓广陵有四通八达的大道。
〔《尔雅·释宫》”五达谓之康。六达谓之庄。”
〔轊〕车轴的顶端。挂轊,即车轴头互相碰撞。
〔驾〕陵;相迫。以上两句写广陵繁华人马拥挤的情况。
〔廛闬扑地〕遍地是密匝匝的住宅。廛,市民居住的区域。闬,闾;里门。扑地,即遍地。
〔歌吹〕歌唱及吹奏。
〔孳〕蕃殖。
〔货〕财货。
〔盐田〕《史记》记西汉初年。广陵为吴王刘濞所都。刘曾命人煮海水为盐。
〔铲利〕开采取利。
〔铜山〕产铜的山。刘濞曾命人开采郡内的铜山铸钱。以上两句谓广陵有盐田铜山之利。
〔精妍〕指士卒训练有素而装备精良。
〔侈〕轶;超过。
〔佚〕超越。此两句谓刘濞据广陵。一切规模制度都超过秦周。
〔划崇墉〕谓建造高峻的城墙。划,剖开。
〔刳濬洫〕凿挖深沟。刳,凿。濬,深。洫,沟渠。”图修”句〕谓图谋长世和美好的天命。休,美好。
〔板筑〕以两板相夹,中间填土,然后夯实的筑墙方法。这里指修建城墙。
〔雉堞〕女墙。城墙长三丈高一丈称一雉;城上凹凸的墙垛称堞。
〔殷〕大;盛。
〔井干〕原指井上的栏圈。此谓筑楼时木柱木架交叉的样子。
〔烽〕烽火。古时筑城。以烽火报警。
〔橹〕望楼。此谓大规模地修筑城墙。营建烽火望楼。
〔格〕格局。这里指高度。
〔五岳〕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。
〔袤广〕南北间的宽度称袤。东西的广度称广。
〔三坟〕说法不一。此似指《尚书·禹贡》所说兖州土黑坟。青州土白坟。徐州土赤埴坟。坟为”隆起”之意。土黏曰”埴”。以上三州与广陵相接。
〔崪〕危险而高峻。
〔断岸〕陡削的河岸。
〔矗〕耸立。此两句形容广陵城的高峻和平齐。
〔御冲〕防御持兵器冲进来的歹徒。
〔《御览》卷一八三引《西京记》”秦阿房宫以磁石为门。怀刃入者辄止之。”
〔赪〕红色。
〔飞文〕光彩相照。此谓墙上用红泥糊满光彩焕发。
〔基扃〕即城阙。扃,门上的关键。
〔固护〕牢固。
〔万祀〕万年。
〔出入〕犹言经历。
〔三代〕指汉魏晋。
〔瓜剖豆分〕以瓜之剖豆之分喻广陵城崩裂毁坏。
〔泽葵〕莓苔一类植物。
〔葛〕蔓草。善缠绕在其他植物上。
〔罥〕挂绕。
〔涂〕即”途”。
〔坛〕堂中。
〔罗〕罗列;布满。
〔虺〕毒蛇。
〔蜮〕相传能在水中含沙射人的动物,形似鳖。一名短狐。
〔麕〕獐。似鹿而体形较小。
〔鼯〕鼯鼠。长尾,前后肢间有薄膜,能飞,昼伏夜出。
〔木魅〕木石所幻化的精怪。
〔砺〕磨。
〔吻〕嘴。
〔鸱〕鹞鹰。
〔吓〕怒叫声;恐吓声。
〔暴〕猛兽。
〔乳血〕饮血。
〔飡肤〕食肉。
〔馗〕同“逵”,大路。
〔稜稜〕严寒的样子。
〔蔌蔌〕风声劲急貌。
〔振〕拔;飞。
〔灌莽〕草木丛生之地。
〔杳〕幽远。
〔丛薄〕草木杂处。
〔通池〕城濠;护城河。
〔夷〕填平。
〔峻隅〕城上的角楼。
〔藻扃〕彩绘的门户。
〔黼帐〕绣花帐。
〔璇渊〕玉池。璇,美玉。
〔弋〕用系着绳子的箭射鸟。
〔吴蔡齐秦之声〕谓各地聚集于此的音乐歌舞。
〔鱼龙爵马〕古代杂技的名称。爵,通”雀”。”皆薰”两句〕谓玉树池馆以及各种歌舞技艺,都毁损殆尽。薰,花草香气。
〔蕙心〕芳心。蕙,兰蕙,开淡黄绿色花,香气馥郁。
〔纨质〕丽质。纨,丝织的细绢。
〔委〕弃置。
〔穷〕尽。
〔同辇〕古时帝王命后妃与之同车,以示宠爱。
〔离宫〕即长门宫,为失宠者所居。两句紧接上文。谓美人既无得宠之欢乐,亦无失宠之忧愁。
〔抽〕取。
〔命操〕谱曲。命,名。操,琴曲名。作曲当命名。
〔井径〕田间的小路。
〔丘陇〕坟墓。
〔千龄〕千年。
〔-〕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《大辞海》:鲍照(约414—466)南朝宋文学家。字明远,东海(治今山东郯城北)人。出身寒微。曾任秣陵令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,故称鲍参军。子顼起兵失败,照为乱兵所杀。其诗表现了对当时士族专权的政治现状的不满。长于乐府,尤擅七言之作,风格俊逸,对唐诗人李白、岑参等颇有影响。也擅赋及骈文。所作乐府《拟行路难》十九首(一作十八首)及《芜城赋》、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等较有名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约414—466)南朝宋文学家。东海(治今山东郯城北)人,字明远。文辞赡逸。以诗谒临川王刘义庆,为义庆所赏,擢王国侍郎。文帝时,为中书舍人。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参军。子顼起兵失败,他被乱兵所杀。以文才驰名当世,与谢朓并称“鲍谢”。有《鲍参军集》传世。
《二十六史精要辞典》:南朝宋诗人。字明远,东海(今山东苍山南)人。出射寒微,一生怀才不遇,羁旅他乡,受尽坎坷。宋孝武帝时,曾任中书舍人。后任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,在荆州为乱军所杀。擅长诗、赋,其乐府诗对后世影响尤大,其中不少是描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的生活,如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。马毛缩如猬,角弓不可张”,就写出了边塞战场的动人景色。代表作有《拟行路难》十八首,表现出强烈的愤世激情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来源:门岿主编·二十六史精要辞典·上·北京:人民日报出版社·1993·第1063-1064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