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祭灶诗拼音版

祭灶诗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3 10:30:12

全文注音

  • zào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běi
  • sòng
  •  
  • méng
  • zhèng
  • wγn
  • qīng
  • tāng
  • shī
  • piān
  •  
  • zào
  • jωn
  • jīn
  • shàng
  • qīng
  • tiān
  •  
  • huáng
  • ruò
  • wèn
  • rén
  • jiā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luàn
  • shì
  • wén
  • zhāng
  • zhí
  • qián
  •  

原文

祭灶诗
[宋代]吕蒙正

一碗清汤诗一篇,灶君今日上青天。
玉皇若问人间事,乱世文章不值钱。

相关推荐

陆龟蒙
李益
苏轼
赵师秀
吴融
李商隐
吴商浩

吕蒙正

吕蒙正(公元944年 - 公元1011年),字圣功,河南洛阳人。北宋初年宰相。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【生卒】:944或946—1011

宋河南人,字圣功。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第一。歷著作郎、翰林學士,參知政事。端拱元年,拜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、平章事。淳化二年罷為吏部尚書。四年,復相。至道初,出判河南府。真宗咸平四年,第三次入相。六年罷。授太子太師,封萊國公,改許國公。有重望,直言敢諫。能知人,識重富弼,薦侄夷簡,后俱成名相。卒謚文穆。
《全宋詩:》呂蒙正(九四六~一○一一),字聖功,河南(今河南洛陽)人。太宗太平興國二年(九七七)進士,通判昇州,召直史館。五年遷知制誥、翰林學士。擢左諫議大夫,參知政事。端拱元年(九八八),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淳化二年(九九一)坐事罷,四年復相。至道元年(九九五)出知河南府,真宗咸平四年(一○○一)再復相位。景德二年(一○○五)春告老歸洛。大中祥符四年卒,年六十六。謚文穆。《名臣碑傳琬琰集》上集卷一四、《宋史》卷二六五有傳。今錄詩五首。

《大辞海》:吕蒙正(944—1011)北宋河南(治今河南洛阳)人,字圣功。太平兴国进士。太宗、真宗时三度为相。以敢言著称。太宗夸称京城繁盛,他即指出城外饥寒而死者甚多。对辽则主张妥协,景德二年(1005年)辞官回乡时还以“弭兵省财,古今上策”为言。奖掖后进,知人善任,富弼、吕夷简为其识拔、引荐,后俱为名相。
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944——1011)字圣功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太平兴国二年状元及第,除将作监丞,通判昇州。代还,逢太宗征太原,于行在召见,授著作郎﹑直史馆,加左拾遗。五年,拜左补阙﹑知制诰。迁都官郎中,为翰林学士,擢左谏议大夫﹑参知政事。李昉罢宰相职,蒙正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﹑平章事,监修国史。淳化中,左正言宋沆上疏忤旨,由是罢相而为吏部尚书。四年,复以本官入相。至道初,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。真宗即位,进左仆射。咸平四年,以本官同平章事﹑昭文馆大学士。郊祀礼成,加司空兼门下侍郎。六年,除太子太师,封莱国公,改徐国公,又封许国公。卒,年六十八。赠中书令,谥文穆。吕蒙正尝有诗句“挑尽寒灯梦不成”,胡旦讥为“渴睡汉”,何文焕以为诗格“大是寒俭,殊不似状元及第者”(《历代诗话考索》)。著有《吕文穆集》十卷(《通志·艺文略》八),今已佚。《全宋诗》卷四七录其诗五首。《全宋文》卷一○二收其文二篇。事迹见《东都事略》卷三二﹑《宋史》卷二六五本传。(李伟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
《二十六史精要辞典》:北宋大臣。字圣功。河南洛阳人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)擢进士第一。通判昇州。迁著作郎、直史馆。五年,知制诰,擢翰林学士。八年,参知政事,端拱元年(988),拜中书侍郎、平章事、监修国史。淳化二年(991)罢为吏部尚书。他在太宗、真宗时三任宰相。主张内修政事,结好邻邦,弭兵省财。后因病辞官回乡,他为人直厚宽简,以正道自持,直言敢谏,他在大臣中有重望。有“弭兵省财,古今上策”之言。他善知人,富弼年仅十岁,他“一见即知其勳业必出己上。”回乡时“帝问卿诸子孰可用?对曰:“有侄夷简宰相才也。”(《宋史》265卷)富弼夷简后俱成名相。卒,赠中书令,谥文穆。来源:门岿主编·二十六史精要辞典·中·北京:人民日报出版社·1993·第1997页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