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阳县西催转粟,人少山空闻鬼哭。一家丁壮尽从军,携稚扶幼出茅屋。朝行派米暮催船,里胥点名还索钱。辘轳转絙出井底,西望提溪如到天。麻阳至提溪,相去三百里。一里四五摊,滩滩响流水。一滩高五尺,积势殊未已。南行之众三万馀,樵爨军装必由此。小船装载才数石,船大装多行不多。百夫并力上一滩,邪许声中骨应折,前头又见波涛泻,未到先愁泪流血。脂膏已尽正输租,皮骨仅存犹应役。君不见一军坐食万民劳,民气难苏士气骄。虎符昨调思南戍,多少扬麾白日逃?
〔1〕康熙十二年癸丑,平西王吴三桂、靖南王耿精忠、平南王尚可喜等起兵,占领了滇、贵、粤、桂、湘、川六省之地,史称“三藩之乱”。康熙十九年庚申,清廷派赵良栋等率军平息了这场长达八年的战乱。诗作于康熙十九年庚申查慎行由贵州军中返乡途中,叙写西南用兵,人民运转粮草的苦难。 麻阳,今湖南麻阳县。 查慎行(公元1650~1720),字悔余,又字夏重,号初白,浙江海宁人。少学文于黄宗羲,受诗法于钱澄之。康熙四十二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有《敬业堂集》。
〔2〕转粟:转运粮草。
〔3〕>絙(geng):粗绳。
〔4〕提溪:在贵州江口县西北,由麻阳逆辰水而上三百里。
〔5〕“积势”句:意思是说一摊高过一摊,没完没了。
〔6〕“樵爨(cuan)”句:是说打柴和行军都必须经过此路。 爨,烧火煮饭。
〔7〕邪许(ye hu):劳动时人群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声。
〔8〕输租:缴纳租税。
〔9〕苏:醒。
〔10〕虎符:虎形的兵符,古时用来调发军队的信物。思南:今贵州思南县。
〔11〕麾,旗帜。
查慎行(1650~1727)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《大辞海》:查慎行(1650—1727)清诗人。字悔余,号初白,原名嗣琏,字夏重,浙江海宁人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举人,四十二年特赐进士出身,官编修。雍正时受其弟查嗣庭案牵连入狱,诏特赦之。少从黄宗羲、钱澄之学。诗宗宋人,为清初宋诗派代表作家。所作多纪行旅,善用白描手法。一些作品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。亦工词。有《敬业堂诗集》、《文集》,《补注东坡编年诗》等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1650—1727)清浙江海宁人,字悔余,一字查田,号初白,原名嗣琏,字夏重。康熙举人,赐进士出身,应召入值南书房,任编修。后因弟嗣庭案受株连下狱。雍正时赦归。少受学黄宗羲,能诗善词。有《敬业堂诗集》﹑《补注东坡编年诗》﹑《黔中风土记》﹑《庐山游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