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原毁拼音版

原毁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4 21:25:52

全文注音

  • yuán
  • huǐ
  •  
  • táng
  • dài
  •  
  • h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jū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zhòng
  • zhōu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dài
  • rén
  • βī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zhòng
  • zhōu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 
  • βī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wéi
  • shà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én
  • zhī
  • rén
  • yǒu
  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wéi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βiú
  • βí
  • suǒ
  • wéi
  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nγi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zγo
  •  
  • βù
  • βí
  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iù
  • βí
  • shù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wén
  • zhī
  • rén
  • yǒu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wéi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duō
  • cái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βiú
  • βí
  • suǒ
  • wéi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nγi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zγo
  •  
  • βù
  • βí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iù
  • βí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ùn
  •  
  • shè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hòu
  • shì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 
  • shè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hòu
  • shì
  • yā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γi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ùn
  •  
  • zhōu
  • gōng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bì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hēn
  • zhě
  • zhòng
  • zhōu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yǒu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wéi
  • liá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à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wéi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ω
  • βí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èr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jiū
  • βí
  • jiù
  •  
  • kǒng
  • kǒng
  • rán
  • wéi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wéi
  • shà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xiū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γi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yǒu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à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rén
  • zhě
  • βī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zhī
  • jūn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xiáng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dài
  • lián
  •  
  • xiáng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nán
  • wéi
  • shàn
  •  
  • lián
  •  
  • βω
  • shγo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yǒu
  • shàn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à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yǒu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ài
  • βī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nèi
  • βī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shγo
  • yǒu
  • ér
  • zhǐ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βí
  • shēn
  • zhě
  • li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ī
  • né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chēng
  •  
  • suī
  • shàn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yòng
  • chē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jiū
  • βí
  • jiù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kǒng
  • kǒng
  • rán
  • wéi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yǒu
  • wé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rén
  • zhě
  • xiá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wèi
  • zhòng
  • rén
  • dài
  • βí
  • shēn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hèng
  • rén
  • wàng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jiàn
  • βí
  • zū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ī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shì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ǒu
  • běn
  • yǒu
  • yuán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zhī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zhě
  • néng
  • xiū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zhě
  • wèi
  • rén
  • xiū
  •  
  • cháng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cháng
  • shì
  • zhò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mǒu
  • liá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mǒu
  • liá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yì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suǒ
  • shū
  • yuγn
  • tóng
  • βí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βiáng
  • zhě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nuò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òu
  • cháng
  • zhòng
  • yuē
  •  
  •  
  • mǒu
  • fēi
  • liá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mǒu
  • fēi
  • liáng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yì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ré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suǒ
  • shū
  • yuγn
  • tóng
  • βí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wèi
  •  
  • ruò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βiáng
  • zhě
  • yuè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nuò
  • zhě
  • yuè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hì
  • xiū
  • ér
  • bàng
  • xīng
  •  
  • gāo
  • ér
  • huǐ
  • lái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chω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wàng
  • míng
  • zhī
  • guāng
  •  
  • dào
  • zhī
  • xíng
  •  
  • ná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jiāng
  • yǒu
  • zuò
  • shà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uō
  • ér
  • cú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βí
  • guó
  • jiā
  • ér
  •  

原文

原毁
[唐代]韩愈

  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
  闻古之人有舜者,其为人也,仁义人也。求其所以为舜者,责于己曰:“彼,人也;予,人也。彼能是,而我乃不能是!”早夜以思,去其不如舜者,就其如舜者。闻古之人有周公者,其为人也,多才与艺人也。求其所以为周公者,责于己曰:“彼,人也;予,人也。彼能是,而我乃不能是!”早夜以思,去其不如周公者,就其如周公者。舜,大圣人也,后世无及焉;周公,大圣人也,后世无及焉。是人也,乃曰:“不如舜,不如周公,吾之病也。”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!其于人也,曰:“彼人也,能有是,是足为良人矣;能善是,是足为艺人矣。”取其一,不责其二;即其新,不究其旧: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。一善易修也,一艺易能也,其于人也,乃曰:“能有是,是亦足矣。”曰:“能善是,是亦足矣。”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?
  今之君子则不然。其责人也详,其待己也廉。详,故人难于为善;廉,故自取也少。己未有善,曰:“我善是,是亦足矣。”己未有能,曰:“我能是,是亦足矣。”外以欺于人,内以欺于心,未少有得而止矣,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?
  其于人也,曰:“彼虽能是,其人不足称也;彼虽善是,其用不足称也。”举其一,不计其十;究其旧,不图其新: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。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?
 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,而以圣人望于人,吾未见其尊己也。
  虽然,为是者,有本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怠者不能修,而忌者畏人修。吾尝试之矣,尝试语于众曰:“某良士,某良士。”其应者,必其人之与也;不然,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;不然,则其畏也。不若是,强者必怒于言,懦者必怒于色矣。又尝语于众曰:“某非良士,某非良士。”其不应者,必其人之与也,不然,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,不然,则其畏也。不若是,强者必说于言,懦者必说于色矣。
  是故事修而谤兴,德高而毁来。呜呼!士之处此世,而望名誉之光,道德之行,难已!
  将有作于上者,得吾说而存之,其国家可几而理欤!

对照翻译

      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
      古代的君子,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,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。
    重以周,故不怠;
    严格而周密,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;
    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
    宽容而简少,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。
      闻古之人有舜者,其为人也,仁义人也。
     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,他的为人,是个仁义的人;
    求其所以为舜者,责于己曰:“
    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,君子对自己要求说:“
    彼,人也;
    他是人。
    予,人也。
    我也是人;
    彼能是,而我乃不能是!”
    他能做到这样,而我竟然不能做到这样!”
    早夜以思,去其不如舜者,就其如舜者。
    早晨晚上都在思考,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,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。
   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,其为人也,多才与艺人也。
   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,他的为人,是个多才多艺的人;
   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,责于己曰:“
    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,对自己要求:“
    彼,人也;
    他,是人。
    予,人也。
    我也是人;
    彼能是,而我乃不能是!”
    他能够这样,而我却不能这样!”
    早夜以思,去其不如周公者,就其如周公者。
    早晨晚上都在思考,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,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。
    舜,大圣人也,后世无及焉;
    舜,是大圣人,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。
    周公,大圣人也,后世无及焉。
    周公,是大圣人,后世(也)没有人能赶上他的;
    是人
  • 〔是人:指上古之君子。〕
  • 也,乃曰:“
    这人就说:“
    不如舜,不如周公,吾之病也。”
    不如舜,不如周公,这是我的缺点。”
   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!
    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?
    其于人也,曰:“
    他对别人呢,就说:“
    彼人也,能有是,是足为良人
  • 〔良人:善良的人。〕
  • 矣;
    那个人,能有这些优点,这就够得称上是一个善良的人了;
    能善是,是足为艺人矣。”
    能擅长这些事,这就够得称上是一个有才艺的人了。”
    取其一,不责其二;
    肯定他一个方面,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;
    即其新,不究其旧:
    就他的现在表现看,不追究他的过去。
   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。
    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。
    一善易修也,一艺易能也,其于人也,乃曰:“
    一件好事容易做到,一种技艺容易学会,(但)他对别人,却说:“
    能有是,是亦足矣。”
    能有这些,这就够了。”
    曰:“
    (又)说:“
    能善是,是亦足矣。”
    能擅长这些,这就够了。”
   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?
    (这)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而减少吗?
      今之君子则不然。
     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。
    其责人也详,其待己也廉。
    他要求别人全面,要求自己却很少。
    详,故人难于为善;
    (对人要求)全面了,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;
    廉,故自取也少。
    (对自己要求)少,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。
    己未有善,曰:“
    自己没有什么优点,(却)说:“
    我善是,是亦足矣。”
    我有这点优点,这也就够了。”
    己未有能,曰:“
    自己没有什么才能,(却)说:“
    我能是,是亦足矣。”
    我有这点技能,这也就够了。”
    外以欺于人,内以欺于心,未少有得而止矣,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?
    对外欺骗别人,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,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,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低了吗?
      其于人也,曰:“
      他对别人,(就)说:“
    彼虽能是,其人不足称也;
    他虽然才能这样,(但)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。
    彼虽善是,其用
  • 〔用:作用,指才能。〕
  • 不足称也。”
    他虽然擅长这些,(但)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。”
    举其一,不计其十;
    举出他的一点(进行批评),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(怎样)。
    究其旧,不图其新:
    追究他过去(的错误),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。
   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。
    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。
   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?
    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?
     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
  • 〔众人:一般人。〕
  • 待其身,而以圣人望于人,吾未见其尊己也。
     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,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,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。
      虽然
  • 〔虽然:虽然这样。〕
  • ,为是者,有本有原
  • 〔原:推究,探究。〕
  • ,怠与忌之谓也。
      虽然如此,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,那就是懒惰和嫉妒。
    怠者不能修,而忌者畏人修。
    懒惰的人不能修养品行,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。
    吾尝试之矣,尝试语于众曰:“
    我不止一次的试验过,曾经试着对众人说:“
    某良士,某良士。”
    某某是个好人,某某是个好人。”
    其应者,必其人之与也;
    那些附和的人,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;
    不然,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;
    要不,就是他不接近的人,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;
    不然,则其畏也。
    要不,就是害怕他的人。
    不若是,强者必怒于言,懦者必怒于色矣。
    如果不是这样,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反对的话,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反对的颜色。
    又尝语于众曰:“
    又曾经对众人说:“
    某非良士,某非良士。”
    某某不是好人,某某不是好人。”
    其不应者,必其人之与也,不然,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,不然,则其畏也。
    那些不附和的人,一定是那人的朋友,要不,就是他不接近的人,不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,要不,就是害怕他的人。
    不若是,强者必说于言,懦者必说于色矣。
    如果不是这样,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,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。
      是故事修而谤兴,德高而毁来。
      所以,事情办好了,诽谤也就跟着来了,声望提高了,诬蔑也随着来了。
    呜呼!
    唉!
    士之处此世,而望名誉之光
  • 〔光:光大,昭著。〕
  • ,道德之行,难已!
    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,希望名誉昭著,道德畅行,真难了。
      将有作于上
  • 〔有作于上:在上位有所作为。〕
  • 者,得吾说而存
  • 〔存:记住。〕
  • 之,其国家可几
  • 〔几:庶几,差不多。〕
  • 而理
  • 〔理:治理。〕
  • 欤!
      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,如果得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,大概他的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。

注释

〔原〕推究,探究。
〔君子〕指旧时贵族阶级士大夫。
〔责〕要求。
〔彼〕指舜。
〔予〕同“余”,我。
〔去〕离开,抛弃。
〔就〕走向,择取。
〔是人〕指上古之君子。
〔良人〕善良的人。
〔艺人〕多才多艺的人。
〔详〕周备,全面。
〔廉〕狭窄,范围小。
〔少〕稍微。
〔已〕太。
〔用〕作用,指才能。
〔闻〕名声,声望。
〔众人〕一般人。
〔望〕期待,要求。
〔虽然〕虽然这样。
〔尝〕曾经。
〔语〕告诉。
〔应〕响应,附和。
〔与〕党与,朋友。
〔畏〕畏惧。指害怕他的人。
〔修〕善,美好。
〔光〕光大,昭著。
〔有作于上〕在上位有所作为。
〔存〕记住。
〔几〕庶几,差不多。
〔理〕治理。

相关推荐

韩愈

 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768—824
唐河南河陽人,字退之,郡望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韓介弟。德宗貞元八年進士。幼孤,由嫂撫養。及長,盡通《六經》、百家學。工詩文,自成一家。經其指授,皆稱韓門弟子。董晉鎮宣武,辟為巡官。汴軍亂,依張建封,鯁言無所忌。調四門博士,遷監察御史。上疏極論宮市,德宗怒,貶陽山令。憲宗元和中,歷遷國子博士、中書舍人、刑部侍郎。帝遣使迎佛骨入禁,愈上表極諫,貶潮州刺史,改袁州。召拜國子祭酒,轉兵部侍郎,后以吏部侍郎為京兆尹。卒謚文,世又稱韓文公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