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明山道士叶沈,囊出古画。画有桃源图。图上有溪,溪名武陵之源。按仙记,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。其水趣流,势与江河同。有深而绿,浅而白,白者激石,绿者落镜。溪南北有山,山如屏形,接连而去,峰竖不险,翠秾不浮。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,列立如揖,丹色鲜如霞,擢举欲动,灿若舒颜。山铺水底,草散茵毯。有鸾青其衿,有鹤丹其顶,有鸡玉其羽,有狗金其色,毛傞傞亭亭,闲而立者十有八九。岸而北,有曲深岩门,细露屋宇,霞槛缭转,云磴五色;雪冰肌颜,服身衣裳皆负星月文章。岸而南,有五人,服貌肖虹玉,左右有书童玉女,角发而侍立者十二。视其意况,皆逍遥飞动,若云十许片,油焉而生,忽焉而往。其坦处有坛,层级沓玉冰。坛面俄起炉灶,灶口含火,上有云气,具备五色。中有溪,艇泛,上一人雪华鬓眉,身著秦时衣服,手鼓短枻,意状深远。
合而视之:大略山势高,水容深,人貌魁奇,鹤情闲暇,烟岚草木,如带香气。熟得详玩,自觉骨戛清玉,如身入镜中,不似在人寰间,眇然有高谢之志从中来。
坐少选,道士卷画而藏之。若身形却落尘土中,视向所张壁上,又疑有顽石化出,塞断道路。某见画物不甚寡,如此图,未尝到眼,是知工之精而有如是者耶!叶君且自珍重。无路得请,遂染笔录其名数,将所以备异日写画之不谬也。
〔四明山〕在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南,是天台山支脉。
〔叶沈〕身世不详。
〔囊出〕从袋子里取出。
〔桃源图〕根据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绘的桃源图。
〔仙记〕道教的书籍。
〔“分灵洞”句〕灵洞分有三十六处,桃花源是其中一处。
〔翠秾(nóng)〕青绿的色彩浓重。
〔浮〕虚浮。
〔本〕株。
〔擢(zhuó)举〕向上耸起。
〔青其衿(jīn)〕胸前的毛是青色的。
〔衿〕同“襟”,衣服的前幅,这里指鸾鸟的胸前部分。
〔傞(suō)傞〕参差不齐的样子。
〔亭亭〕直立的样子。
〔岩门〕山中洞穴。
〔霞槛(jiàn)〕霞气旋绕的栏杆。
〔缭转〕曲折缭绕。
〔云磴(dèng)〕石级。
〔文章〕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。
〔肖〕象。
〔角发〕古代儿童头顶两边挽的发髻,样子象角。
〔意况〕情态。
〔油焉〕油然而然地。
〔沓(tà)〕重叠。
〔俄起〕突起。
〔身著(zhuó)秦时衣服〕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中说桃花源里的人“自云先世避秦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”,因此画中人还穿秦时衣服。
〔魁奇〕壮伟特异。
〔岚〕山中的雾气。
〔骨戛(jiá)清玉〕骨头像敲击玉一样清脆。
〔眇(miǎo)然〕高远的样子。
〔高谢之志〕清高出世的情思。
〔少选〕一会儿。
〔不甚寡〕不算很少。
〔谬〕差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