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五石之瓠拼音版

五石之瓠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8/10 21:16:54

全文注音
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zhàn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·
  • sòng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zhuā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huì
  • wèi
  • zhuāng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wáng
  • zhī
  • zhωng
  •  
  • shù
  • zhī
  • chéng
  • ér
  • shí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chéng
  • shuǐ
  • jiāng
  •  
  • jiān
  • néng
  •  
  • pōu
  • zhī
  • wéi
  • piáo
  •  
  • huò
  • luò
  • suω
  • róng
  •  
  • fγi
  • xiāo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yòng
  • ér
  • pωu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uāng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uō
  • yòng
  •  
  • sòng
  • rén
  • yωu
  • shàn
  • wéi
  • jūn
  • shωu
  • zhī
  • yào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hì
  • píng
  • kuàng
  • wéi
  • shì
  •  
  • wé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qǐng
  • βǎi
  • fāng
  • bǎi
  • jīn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βóu
  • zhī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shì
  • wéi
  • píng
  • kuàng
  •  
  • guò
  • shù
  • jīn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zhāo
  • ér
  • bǎi
  • jīn
  •  
  • qǐ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uì
  • wáng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yωu
  • nàn
  •  
  • wáng
  • shǐ
  • 使
  • zhī
  • jiàng
  •  
  • dōng
  •  
  • yuè
  • rén
  • shuǐ
  • zhàn
  •  
  • bài
  • yuè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liè
  • ér
  • fγ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néng
  • jūn
  • shωu
  •  
  • huò
  • fγng
  •  
  • huò
  • βiǎn
  • píng
  • kuàng
  •  
  • suω
  • yòng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yωu
  • shí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zūn
  • ér
  • jiāng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yōu
  • huò
  • luò
  • suω
  • róng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yωu
  • péng
  • zhī
  • xīn
  •  
  •  

原文

五石之瓠
[战国·宋国]庄子

  惠子谓庄子曰:“魏王贻我大瓠之种,我树之成而实五石。以盛水浆,其坚不能自举也。剖之以为瓢,则瓠落无所容。非不呺然大也,吾为其无用而掊之。”庄子曰:“夫子固拙于用大矣!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,世世以洴澼絖为事。客闻之,请买其方百金。聚族而谋之曰:‘我世世为洴澼絖,不过数金。今一朝而鬻技百金,请与之。’客得之,以说吴王。越有难,吴王使之将,冬,与越人水战,大败越人,裂地而封之。能不龟手一也,或以封,或不免于洴澼絖,则所用之异也。今子有五石之瓠,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,而忧其瓠落无所容?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!”

对照翻译

  • 〔注:节选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(《庄子集释》,中华书局二〇〇四年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石(shí),计算容量的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瓠,葫芦。〕
    •   惠子谓庄子曰:“
        惠子对庄子说:“
     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,我树
    • 〔树:种植。〕
    • 之成而实五石
    • 〔实五石: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。〕
      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,我把它种下去后,结出的葫芦有五石那么大。
      以盛水浆,其坚
    • 〔坚:坚固。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。〕
    • 不能自举也。
      用这个大葫芦去装水浆,可是它的壳不够结实,根本拿不起来。
      剖之以为瓢,则瓠落无所容。
      要是把它剖开做成瓢,又因为太大了,找不到适合它装的东西。
      非不呺然
    • 〔呺然: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。〕
    • 大也,吾为其无用而掊
    • 〔掊:击破。〕
    • 之。”
      这葫芦虽然大,但我觉得它没什么用处,就把它砸碎了。”
      庄子曰:“
      庄子说:“
      夫子固拙于用大
    • 〔拙于用大: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,不善于发挥事物的“大”的功用。〕
    • 矣!
      先生啊,你真是不擅长使用大东西!
     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
    • 〔不龟手之药:防止手冻裂的药物。龟,同“皲”,皮肤冻裂。〕
    • 者,世世以洴澼絖为事。
      宋国有户人家,他们家有一副防止手皲裂的药方,世世代代靠在河里漂洗丝絮为生。
      客闻之,请买其方百金。
      有个外地人听说了这件事,愿意出百金买下他们的药方。
      聚族而谋之曰:“
      全家人聚在一起商量:“
      我世世为洴澼絖,不过数金。
      我们祖祖辈辈在河里漂洗丝絮,收入不过几金。
      今一朝而鬻
    • 〔鬻:卖。〕
    • 技百金,请与之。
      现在一下子就能赚到百金,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。’
      客得之,以说
    • 〔说: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。一说,同“悦”,取悦。〕
    • 吴王。’
      那个外地人买到药方后,便去讨好吴王。
      越有难
    • 〔越有难:指越人发兵侵吴。〕
    • ,吴王使之将,冬,与越人水战,大败越人,裂地而封之。
      正赶上越国来犯,吴王派他带兵,在冬天和越军进行水上作战,结果大败越军,吴王因此赏赐他一块封地。
      能不龟手一也,或以封,或不免于洴澼絖,则所用之异也。
      同样的药方,有人用它获得封赏,有人却只能靠它漂洗丝絮,这是因为使用的办法不同啊。
      今子有五石之瓠,何不虑
    • 〔虑:用绳结缀。一说,考虑。〕
    • 以为大樽
    • 〔樽:盛酒器。这是说大瓠像大樽,缚于身,可使人漂浮渡水。〕
    • 而浮乎江湖,而忧其瓠落无所容?
      现在你有一个能装五石东西的大葫芦,为什么不把它绑在腰上当作浮具,在江湖上漂游呢?
     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
    • 〔蓬之心:比喻不通达的见识。蓬,一种草,弯曲不直。〕
    • 也夫!”
      反而担心它太大没地方放,看来先生你还真是不开窍啊!”

    注释

    节选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(《庄子集释》,中华书局二〇〇四年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石(shí),计算容量的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瓠,葫芦。
    〔树〕种植。
    〔实五石〕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。
    〔坚〕坚固。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。
    〔瓠落无所容〕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。瓠落,宽大空廓的样子。
    〔呺然〕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。
    〔掊〕击破。
    〔拙于用大〕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,不善于发挥事物的“大”的功用。
    〔不龟手之药〕防止手冻裂的药物。龟,同“皲”,皮肤冻裂。
    〔洴澼絖〕漂洗丝絮。洴澼,漂洗。絖,同“纩”,丝绵絮。
    〔鬻〕卖。
    〔说〕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。一说,同“悦”,取悦。
    〔越有难〕指越人发兵侵吴。
    〔虑〕用绳结缀。一说,考虑。
    〔樽〕盛酒器。这是说大瓠像大樽,缚于身,可使人漂浮渡水。
    〔蓬之心〕比喻不通达的见识。蓬,一种草,弯曲不直。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庄子

    庄子(约前369年—前286年),庄氏,名周,字子休(一说子沐),宋国蒙人[8-17]  。曾作过漆园吏。生活贫穷困顿,却鄙弃荣华富贵、权势名利,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,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。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,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,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。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。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“老庄”,他们的哲学为“老庄哲学”。

    《大辞海》:庄子(约前369—约前286)战国思想家,道家代表人物。名周。宋国蒙(今河南商丘东北)人。与梁惠王、齐宣王同时。曾任蒙漆园吏,生活贫苦。或云楚威王闻其贤,于水滨聘其为相,不就。其学归于老子之言。学说力斥儒、墨,主本体,轻人事。哲学上辩证法观点与相对主义论调杂糅,而归于不可知论。政治上敢于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,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。宣扬齐万物、一生死的人生观。因而主张随意自然,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活态度。亦决定了其潇洒自如、奇思幻想的文学风格与效法自然的审美主张。他崇尚自然之美,反对一切人为雕琢,以为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(《天道》),是其审美观和文艺思想的大纲。因而反对一切文学艺术,对言辞辩说也持否定态度。但在阐发自己基本观点的同时,却不自觉地涉及与文学创作相关的诸多重要问题。如其“得意忘言”之说(《外物》),以为“可以言记者,物之粗也;可以意致者,物之精也”(《秋水》),从而更深层地揭示了思维过程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,为后世追求并揭示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旨、韵外之致开启了道路。在说明人生修养道理方面,提出“虚静”(《天道》)、“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行”(《养生主》)等观点,亦给后世文论家以启迪。今传《庄子》三十三篇,为其与后人所撰。


    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