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城杨柳弄春柔,动离忧,泪难收。犹记多情、曾为系归舟。碧野朱桥当日事,人不见,水空流。
韶华不为少年留,恨悠悠,几时休?飞絮落花时候、一登楼。便作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。
〔江城子〕词牌名,又名“江神子”“村意远”。唐词单调,始见《花间集》韦庄词。宋人改为双调,七十字,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。
〔弄春〕谓在春日弄姿。
〔明徐渭《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》诗〕“名园树树老啼莺,叶底孤花巧弄春。”
〔离忧〕离别的忧思;离人的忧伤。
〔唐杜甫《长沙送李十一》诗〕“李杜齐名真忝窃,朔云寒菊倍离忧。”
〔多情〕指钟情的人。
〔宋张先《南乡子·京口》词〕“春水一篙残照阔,遥遥,有个多情立画桥。”
〔归舟〕返航的船。
〔南朝宋谢灵运《酬从弟惠连》诗〕“梦寐伫归舟,释我吝与劳。”
〔韶华〕美好的时光。常指春光。
〔唐戴叔伦《暮春感怀》诗〕“东皇去后韶华尽,老圃寒香别有秋。”
〔飞絮〕飘飞的柳絮。
〔北周庾信《杨柳歌》“独忆飞絮鹅毛下,非复青丝马尾垂。”
〔春江〕春天的江。
〔唐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诗〕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”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苏轼过扬州,亲自看望秦观,正巧孙觉、王巩亦在高邮,乃相约游东岳庙,载酒论文,吟诗作赋,一时传为佳话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1049—1100
宋揚州高郵人,字少游,又字太虛,號淮海居士。少從蘇軾游。神宗元豐八年進士。為定海主簿。哲宗元祐初,以蘇軾薦,除太學博士,復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。紹圣元年,因坐元祐黨籍,通判杭州。又以增損《實錄》罪,責監處州酒稅。繼迭遭貶謫,編管橫州、雷州。徽宗即位,召為宣德郎,北歸至藤州卒。善詩賦策論,尤工詞,屬婉約派。與黃庭堅、晁補之、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。有《淮海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