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帘日日恨春阴,寒食新晴。马蹄只向南山去,长桥爱花柳多情。红外风娇日暖,翠边水秀山明。
杜郎歌酒过平生,到处蓬瀛。醉魂不入重城晚,秾欢寄、桃叶桃根。绣被嫩寒清晓,莺啼唤起春酲。
高观国,南宋词人。字宾王,号竹屋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生活于南宋中期,年代约与姜夔相近。与史达祖友善,常常相互唱和,词亦齐名,时称“高,史”。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,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。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,如“香心静,波心冷,琴心怨,客心惊”;“开遍西湖春意烂,算群花、正作江山梦”,都颇为后人传诵。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,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。为“南宋十杰”之一。有词集《竹屋痴语》。
《大辞海》:高观国南宋词人。字宾王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与史达祖同时,常相唱和。词存一百多首,长于咏物。张炎将其词与姜夔、吴文英、史达祖并称。有《竹屋痴语》。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生卒年不详)字宾王,号竹屋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身世无考。由其词推知,少年时在东越,其后漂流吴门﹑淮南﹑临安等地,一生似未入仕途。曾与史达祖等结社吟唱,与史并称词坛作手,被视为姜夔羽翼(汪森《词综序》)。陈造为《竹屋痴语》作序,称其与史邦卿皆周﹑秦之词,“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。其妙处少游﹑美成诸公亦未及也。”(《中兴以来绝妙词选》)张炎亦云:“秦少游﹑高竹屋﹑姜白石﹑史邦卿﹑吴梦窗,此数家格律不侔,句法挺异,俱能特立清新之意,删削靡曼之词,自成一家,各名于世。”(《词源》卷下)所作颇善于抒情,如《雨中花》(旆拂西风)﹑《八归·重阳前二日怀梅溪》写离宫禾黍之悲,《烛影摇红》(别浦潮平)﹑《玉蝴蝶》(唤起一襟凉思)写身世蹭蹬之感,《齐天乐》(碧云阙处无多雨)写旧游寥落之恨,以至《喜迁莺·代人吊西湖歌者》﹑《永遇乐·次韵吊青楼》写对歌伎的同情,皆时有动人之处。前人称其“精于咏物”,如《御街行》咏轿﹑咏帘,《贺新郎》咏梅,《少年游》咏草等,有“工而入逸,婉而多风”之评(《词苑萃编》卷五引《古今词话》)。至于“开遍西湖春意烂,算群花正作江山梦”(《贺新郎·赋梅》)﹑“棹沉云去情千里,愁压双鸳飞不起”(《玉楼春》)﹑“新愁万斛,为春瘦,却怕春知”(《金人捧露盘·梅花》)之类,皆构思奇警。其集中咏物词在二十首以上,偶有佳篇,但大都缺乏新意,不逮史达祖远甚。其词主要取法周邦彦与柳永,亦有摹拟苏轼﹑姜夔乃至颇得五代北宋小词遗意者。虽有自家面目,但终觉精实有馀而超逸不足,少有传诵千古之杰构,故前人对其评价多不如史达祖,周济谓:“竹屋得名甚盛,而其词一无可观,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。”(《介存斋论词杂著》)陈廷焯谓:“梅溪求为少游﹑美成而不足者,竹屋则去之愈远,乌得谓周﹑秦所不及?”(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二)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二一著录《竹屋词》一卷,有陈造﹑史达祖序,不传。今存《竹屋痴语》一卷,为毛晋汲古阁所刊,有《宋名家词》本﹑《四库全书》本﹑《彊村丛书》本。《全宋词》第四册录其词一百馀首。事迹见《词品》卷四。(常国武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《二十六史精要辞典》:南宋词人。字宾王,号竹屋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於吟社中以填词为业。“南宋十杰”之一,与史达祖交谊厚密,叠相唱和,竹屋、梅溪,一时并称。其词多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