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山不可极,归路但萧条。
海色晴看雨,江声夜听潮。
剑留南斗近,书寄北风遥。
为报空潭橘,无媒寄洛桥。
楚山:楚地之山。
南斗:星名,南斗六星,即斗宿。古人有“南斗在吴”的说法。
潭橘:吴潭的橘子。
洛桥:洛阳天津桥,此代指洛阳。
祖咏唐代诗人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少有文名,擅长诗歌创作。与王维友善。王维在济州赠诗云:"结交二十载,不得一日展。贫病子既深,契阔余不浅。"(《赠祖三咏》)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。开元十二年(724),进士及第,长期未授官。后入仕,又遭迁谪,仕途落拓,后归隐汝水一带。
《大辞海》:祖咏唐诗人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,后迁居汝水以北。开元十二年(公元724年)登进士第。应试时作《终南望馀雪》诗,仅写四句,即以“意尽”而交卷,传为美谈。与王维、储光羲等友善。其诗多写田园隐逸生活,善状景绘物。明人辑有《祖咏集》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唐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开元进士。仕途不得意,迁居汝水以北。与王维﹑王翰﹑储光羲等相友善。其诗多写山水景物。存诗仅三十六首,明人辑有《祖咏集》。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唐河南洛陽人。玄宗開元進士。后流落不偶,移家歸汝墳間別業,以漁樵自終。少與王維友善。工詩,剪刻省凈,用思尤苦。有集。
《唐詩大辭典修訂本:》生卒年不詳。排行三,洛陽(今屬河南)人。玄宗開元十二年(724)杜綰榜進士。祖詠與王維交誼頗深,多有酬唱之作,又與盧象、儲光羲、王翰、丘為等為友。中進士后未得官,約于開元十三年歲末即離京歸汝墳(今河南汝陽、汝州間)別業,以漁樵自終。其間與王翰恣為歡暢。生平事跡見《唐詩紀事》卷二〇、《唐才子傳》卷一。祖詠作詩最重經營意境,名篇《終南望余雪》僅二韻即意盡而止。殷璠評其詩“剪刻省凈,用思尤苦,氣雖不高,調頗凌俗”(《河岳英靈集》卷下),芮挺章《國秀集》選其詩5首,均見盛唐詩壇對祖詠之重視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卷。《全唐詩外編》及《全唐詩續拾》補詩1首,斷句4。
《唐诗汇评:》祖咏。生卒年不详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开元十二年(724)登进士第。王维为济州司仓参军,与唱和。後因仕途失意,移居汝坟。王翰为汝州长史、仙州别驾,与当地名士游赏,祖咏常在座。曾南游江南,北上蓟门。后被眨,其事未详。与王维、储光羲、卢象、立为友善。有《祖味诗》一卷。《全唐诗》编诗一卷。
《古代作品中的评论》:
《河岳英灵集:》咏诗剪刻省净,用思尤苦,气虽不高,调颇凌俗。至如“霁日园林好,清明烟火新”,亦可称为才子也。
《《唐诗品》:》殷璠评祖诗“剪刻省静,用思尤苦”,此当未知祖诗者也。唐自天宝以后,极工锁尾而略于发端,务谐声偶而劣于递送,祖诗殊脱此病。若谓苦思得之,则声响结滞,安得音调谐协乃尔?祖病乃在古风《观古意》一篇,叠韵偏侧,命意芜浅,殊少风云之气。其在开元之间,品望雌矣。
《《诗源辨体》:》祖咏诗甚少,五言古仅数篇,俱不为工。五言律,声调既高,语亦甚丽。七言“燕台一去”一篇,实为于鳞诸子鼻祖。
《《载酒园诗话又编》:》咏与卢象,稍有悲凉之感,然亦不激不伤。卢情深,祖尤骨秀。
《《唐七律诗钞》:》祖咏诸公,篇什不多,自是盛唐正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