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马伶传拼音版

马伶传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10/12 21:37:34

全文注音

  • líng
  • zhuàn
  •  
  • míng
  • qīng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hóu
  • fā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líng
  • yuán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líng
  • wéi
  • míng
  • zhī
  • liú
  •  
  • shè
  • bǎi
  • guān
  • jiγ
  • zài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yòu
  • dāng
  • tài
  • píng
  • shèng
  • shí
  •  
  • rén
  • wéi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zhī
  • wèn
  • táo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huā
  • tái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zhǐ
  • xiāng
  • cuò
  •  
  • yuán
  • mí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shω
  • shí
  • bèi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zuì
  • zhω
  • zhě
  • èr
  •  
  • yuγ
  • xīng
  • huà
  •  
  • yuγ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xīn
  • ān
  • liǎng
  • wéi
  • huì
  •  
  • biàn
  • zhγng
  • jīn
  • líng
  • zhī
  • guì
  • wén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yāo
  • jì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liè
  • xīng
  • huà
  • dōng
  •  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西
  •  
  • liǎng
  • jiγ
  • zòu
  •  
  • míng
  • βè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wèi
  • jiāo
  • shān
  • xiān
  • shγ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dài
  • bàn
  • zòu
  •  
  • yǐn
  • shāng
  •  
  • kàng
  • zhuì
  •  
  • bìng
  • chγng
  • shàn
  •  
  • dāng
  • liǎng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lωn
  • tào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西
  • zhī
  • wéi
  • yán
  • sōng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zhě
  • yuγ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dōng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zuò
  • nǎi
  • 西
  • ér
  • tàn
  •  
  • huò
  • mìng
  • jiǔ
  •  
  • huò
  • zuò
  • gèng
  • jìn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shǒu
  • βω
  • dōng
  •  
  • wèi
  • gèng
  • jìn
  •  
  • dōng
  • βω
  • néng
  • zhōng
  •  
  • xún
  •  
  • gài
  • líng
  • chǐ
  • chū
  • líng
  • xià
  •  
  • dω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líng
  • zhī
  • shà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xīng
  • huà
  • yòu
  • kěn
  • zhé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nǎi
  • jìng
  • chuò
  • zòu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zhω
  •  
  • hòu
  • qiě
  • sān
  • nián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líng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biàn
  • gào
  •  
  • qǐng
  • xīn
  • ān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jīn
  • xìng
  • wèi
  • kāi
  • yàn
  •  
  • zhāo
  • qián
  • bīn
  •  
  • yuàn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gγng
  • zòu
  •  
  • míng
  • βè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βèng
  • huān
  •  
  •  
  • zòu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lωn
  • tào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βω
  • wéi
  • yán
  • sōng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chū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shī
  • shγng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qián
  •  
  • chγng
  •  
  • xīng
  • huà
  • shì
  • suì
  • líng
  • chū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yuǎn
  • shèn
  •  
  •  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guò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xià
  • zhī
  • shàn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zhī
  • wéi
  • yán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yòu
  • ān
  • cóng
  • shòu
  • zhī
  • ér
  • yǎn
  • shàng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 
  • rán
  •  
  • tiān
  • xià
  • líng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yòu
  • kěn
  • shòu
  •  
  • wén
  • jīn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kūn
  • shān
  • bǐng
  • qiān
  • zhě
  •  
  • yán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chóu
  •  
  • zǒu
  • jīng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qiú
  • wéi
  • mén
  • sān
  • nián
  •  
  • shì
  • kūn
  • shān
  • xiàng
  • guó
  • cháo
  • βáng
  •  
  • chá
  • zhǐ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yán
  •  
  • jiǔ
  • nǎi
  • zhī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suǒ
  • wéi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 
  • huá
  • lín
  • xiāng
  • luó
  • bài
  • ér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míng
  • jǐn
  •  
  • yún
  • jiāng
  •  
  • xiān
  • 西
  • rén
  •  
  • dāng
  • shí
  • yóu
  • chγng
  • huí
  • huí
  • yún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 
  • hóu
  • βāng
  • yuγ
  •  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líng
  • zhī
  • shī
  •  
  • βú
  • líng
  • wéi
  • jué
  •  
  • suǒ
  • gàn
  • qiú
  •  
  • nǎi
  • zǒu
  • shì
  • kūn
  • shān
  •  
  • jiàn
  • kūn
  • shān
  • yóu
  • zhī
  • jiàn
  • βγn
  •  
  • βγn
  • jiào
  • βγn
  •  
  • ān
  • gōng
  • zāi
  •  
  •  
  • chǐ
  • zhī
  • ruò
  •  
  • ér
  • shω
  • qiān
  •  
  • wéi
  • sān
  • nián
  •  
  • tǎng
  • sān
  • nián
  • yóu
  •  
  • yóu
  • guī
  • ěr
  •  
  • zhì
  •  
  • zhī
  • gōng
  • yòu
  • wèn
  •  

原文

马伶传
[明末清初]侯方域

  马伶者,金陵梨园部也。金陵为明之留都,社稷百官皆在;而又当太平盛时,人易为乐。其士女之问桃叶渡、游雨花台者,趾相错也。梨园以技鸣者,无虑数十辈,而其最著者二:曰兴化部,曰华林部。
  一日,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,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,与夫妖姬静女,莫不毕集。列兴化于东肆,华林于西肆,两肆皆奏《鸣凤》,所谓椒山先生者。迨半奏,引商刻羽,抗坠疾徐,并称善也。当两相国论河套,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,东肆则马伶。坐客乃西顾而叹,或大呼命酒,或移坐更近之,首不复东。未几更进,则东肆不复能终曲。询其故,盖马伶耻出李伶下,已易衣遁矣。
  马伶者,金陵之善歌者也。既去,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,乃竟辍其技不奏,而华林部独著。去后且三年,而马伶归,遍告其故侣,请于新安贾曰:“今日幸为开宴,招前日宾客,愿与华林部更奏《鸣凤》,奉一日欢。”既奏,已而论河套,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,李伶忽失声,匍匐前,称弟子。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。其夜,华林部过马伶:“子,天下之善技也,然无以易李伶。李伶之为严相国,至矣,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?”马伶曰:“固然,天下无以易李伶,李伶即又不肯授我。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,严相国俦也。我走京师,求为其门卒三年,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,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,久乃得之。此吾之所为师也。”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。
  马伶名锦,字云将,其先西域人,当时犹称马回回云。
  侯方域曰:异哉,马伶之自得师也!夫其以李伶为绝技,无所干求,乃走事昆山,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;以分宜教分宜,安得不工哉!呜乎!耻其技之不若,而去数千里,为卒三年,倘三年犹不得,即犹不归尔。其志如此,技之工又须问耶?

对照翻译

      马伶者,金陵梨园部
  • 〔梨园部:戏班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》记载,唐玄宗“选坐部伎子弟三百,教于梨园,号梨园弟子”。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。部,行业的组织。〕
  • 也。
      马伶是金陵一带戏班子里的演员。
    金陵为明之留都
  • 〔明之留都: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,成祖朱棣迁都北京,以金陵为留都,改名南京,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。〕
  • ,社稷
  • 〔社稷: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《白虎通义·社稷》“王者所以有社稷何?为天下求福报功。人非土不立,非谷不食。土地广博,不可遍也;五谷众多,不可一一祭也。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尊;稷,五谷之长,故立稷而祭之也。”后来遂用作国家之代称。这里仍用本来的含义。〕
  • 百官皆在;
    金陵是明朝的留都,明朝的社稷祭坛和各部衙门都还保留着。
    而又当太平盛时
  • 〔盛时:国家兴隆的时期。〕
  • ,人易为乐。
    当时正值太平盛世,人们自然喜欢追求娱乐。
   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
  • 〔桃叶渡:南京名胜之一,是秦淮河的古渡口,相传东晋王献之送其妾桃叶在此渡江,因而得名。〕
  • 、游雨花台
  • 〔雨花台:在南京中华门外,三国时称石子岗,又称聚宝山。相传梁武帝时,元光法师在此讲经,落花如雨,故名雨花台。〕
  • 者,趾相错
  • 〔趾相错:脚印相交错,形容游人之多。〕
  • 也。
    男男女女纷纷前往桃叶渡游玩,到雨花台赏景,人流多得脚趾都快碰在一起了。
    梨园以技鸣
  • 〔以技鸣:因技艺高而出名。〕
  • 者,无虑
  • 〔无虑:大概。〕
  • 数十辈
  • 〔辈:同一等级同一类别的人。引申为“群”“队”,这里指“部”。〕
  • ,而其最著者二:
    因为演技高超而出名的戏班子有几十家,其中最出名的有两个:
    曰兴化部,曰华林部。
    一个是兴化部,另一个是华林部。
      一日,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,遍征
  • 〔征:召集。〕
  • 金陵之贵客文人,与夫妖姬
  • 〔妖姬:艳丽女人。〕
  • 静女
  • 〔静女: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“静女其姝。”指少女。〕
  • ,莫不毕集
  • 〔毕集:都来了。〕
      有一天,新安的商人把这两个戏班子召集起来,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演唱大会,并广泛邀请了金陵的贵宾、文人、名妓以及淑女,这些人全都到场了。
    列兴化于东肆,华林于西肆,两肆皆奏《鸣凤》,所谓椒山先生
  • 〔椒山先生:杨继盛,字仲芳,号椒山,容城(今属河北省)人,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,因弹劾严嵩被害。〕
  • 者。
    兴化部被安排在东台演出,华林部则被安排在西台,两台同时上演名为《鸣凤》的戏,讲述的是椒山先生的故事。
  • 〔迨(dài):等到。〕
  • 半奏
  • 〔半奏:演到中间。〕
  • ,引商刻羽
  • 〔引商刻羽:演奏音乐。商羽,古五音名。〕
  • ,抗坠疾徐
  • 〔抗坠疾徐:声音高低快慢。《礼记·乐记》“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(坠)。”孙希旦集解引方氏悫说:“抗,言声之发扬;队,言声之重浊。”〕
  • ,并称善也。
    等到演到一半时,只听两家的曲调都符合音律,唱腔也都合乎节奏,观众们纷纷拍手叫好。
    当两相国论河套
  • 〔两相国论河套:指《鸣凤记》第六出《两相争朝》,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。河套,地名,黄河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,形曲如套子,中间一带称作河套。在明代,河套为鞑(dá)靼(dá)族所聚居,经常内扰,杨继盛夏言诸人主张收复,严嵩反对,所以发生廷争。严嵩为当时专揽朝政的权臣,官至太子少师,结党营私,后被劾罢免。〕
  • ,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,东肆则马伶。
    当演到两位相国讨论河套问题的那一场戏时,西台上扮演严嵩相国的是李伶,而东台上出场的是马伶。
    坐客乃西顾
  • 〔西顾:往西看,指为华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。〕
  • 而叹
  • 〔叹:赞叹,赞赏。〕
  • ,或大呼命酒
  • 〔命酒:叫人拿酒来。〕
  • ,或移坐更近之,首不复东
  • 〔首不复东:头不再往东看,意为不愿看兴化部马伶演出。〕
    这时,坐在场中的观众都不约而同地转头向西看,不时发出赞叹声,有的人看得高兴了,大喊着让人上酒,还有人把自己的座位挪得更靠近西边,完全不再关注东台的表演了。
    未几
  • 〔未几:没有多久。〕
  • 更进
  • 〔更进:继续往下演出。〕
  • ,则东肆不复能终曲。
    没过多久,东台的戏竟然无法继续演下去了。
    询其故,盖马伶耻出李伶下,已易衣遁矣。
    打听原因才知道,原来马伶因为输给李伶感到羞耻,已经脱下戏服逃走了。
      马伶者,金陵之善歌者也。
      马伶是金陵擅长演戏的名角。
    既去
  • 〔既去:已离开。既,表示行动完成。〕
  • ,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
  • 〔辄以易之:随便换人。辄,犹“即”。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“盗贼不辄伏辜,免脱者众。”可引申为随便。〕
  • ,乃竟辍
  • 〔辍(chuò):停止。〕
  • 其技不奏,而华林部独著。
    他走后,兴化部又不肯马上找人顶替他,于是干脆停止活动,不再演出,这样一来,华林部便独占了名声。
    去后且三年
  • 〔且三年:将近三年。〕
  • ,而马伶归,遍告其故侣
  • 〔故侣:旧日伴侣,指同班艺人。〕
  • ,请于新安贾曰:“
    马伶离开将近三年后才回来,他把兴化部的老伙伴们都请了回来,并向新安商人请求道:“
    今日幸
  • 〔幸:冀也,希望。〕
  • 为开宴,招前日宾客,愿与华林部更奏
  • 〔更奏:再次献演。〕
  • 《鸣凤》,奉
  • 〔奉:敬献。〕
  • 一日欢。”
    今天希望能为我们安排一场宴会,邀请上次来过的宾客,我们要和华林部再对演一次《鸣凤》,让大家高兴一天。”
    既奏,已而
  • 〔已而:不久。〕
  • 论河套,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,李伶忽失声
  • 〔失声:控制不住,不觉出声。〕
  • ,匍匐
  • 〔匍(pú)匐(fú):伏在地上。〕
  • 前,称弟子。
    演出开始后,很快又到了讨论河套的那一场戏,马伶再次扮演严嵩相国出场,而李伶却突然说不出话来,趴在地上向马伶自称弟子。
   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
  • 〔凌出:高出,凌驾于对方之上。〕
  • 华林部远甚。
    这一天,兴化部的演出远远超过了华林部。
    其夜,华林部过
  • 〔过:拜访。〕
  • 马伶:“
    当天晚上,华林部的人前来拜访马伶,说道:“
    子,天下之善技也,然无以易李伶。
    你是天下最擅长演戏的人,然而,李伶扮演严相国已经达到极致,没人能超越他。
    李伶之为严相国,至矣
  • 〔至矣:像极妙极。〕
  • ,子又安从授之
  • 〔安从授之:从哪里学到。〕
  • 而掩其上
  • 〔掩其上:盖过他。掩,盖过。《国语·晋语五》“尔童子,而三掩人于朝。”〕
  • 哉?”
    你又是从哪里学到了技艺,竟然能胜过他呢?”
    马伶曰:“
    马伶回答说:“
    固然
  • 〔固然:确实。〕
  • ,天下无以易李伶,李伶即又不肯授我。
    你们说得对,天下确实没有人能取代李伶,但他又不肯教我。
   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
  • 〔顾秉谦:明熹宗天启年间为首辅,是阉党中人。〕
  • 者,严相国俦
  • 〔俦(chóu):同类人。〕
  • 也。
    我听说,当今的相国昆山人顾秉谦,和严相国是一类人。
    我走京师,求为其门卒
  • 〔门卒:门下的差役。〕
  • 三年,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
  • 〔朝房: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地方。〕
  • ,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
  • 〔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:观察其行动,聆听其言语。聆,听。〕
  • ,久乃得之。
    于是我就去了京师,请求做顾秉谦的门房仆役,三年间每天在朝房里伺候这位昆山相国,仔细观察他的举止,聆听他的语言,时间久了就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和精神风貌。
    此吾之所为师也。”
    顾秉谦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啊。”
    华林部相与罗拜
  • 〔罗拜:数人环列行礼。〕
  • 而去。
    华林部的人听完后非常钦佩他,向马伶行礼致敬后离开了。
      马伶名锦,字云将,其先西域
  • 〔西域:古代地理名称,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中亚一部分地方。〕
  • 人,当时犹称马回回
  • 〔回回:旧时对于回族及伊斯兰教徒的称呼。〕
  • 云。
      马伶,名字叫锦,字云将,他的祖先是西域人,当时的人还称他为马回回。
      侯方域曰:
      侯方域评论说:
    异哉,马伶之自得师也!
    真是不简单啊,马伶这种求师的经历!
   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,无所干求
  • 〔无所干求:没有办法得到。〕
  • ,乃走事昆山
  • 〔走事昆山:到顾秉谦处去做仆从。事,侍奉。昆山,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,这里即指顾秉谦。下句“分宜”,即指严嵩,严嵩为分宜(今江西分宜县)人。〕
  • ,见昆山犹之见分宜
  • 〔见昆山犹之见分宜:见到顾秉谦就好像见到了严嵩。〕
  • 也;
    他认为李伶的表演已经是绝技,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,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,见到顾秉谦就如同见到了严嵩一样。
    以分宜教分宜
  • 〔以分宜教分宜:意即以生活中的严嵩为榜样来学演严嵩。〕
  • ,安得不工哉!
    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,怎么能不精湛呢?
    呜乎!
    唉!
    耻其技之不若
  • 〔耻其技之不若:耻于自己的演技不如人家。不若,不如。〕
  • ,而去数千里,为卒三年,倘三年犹不得,即犹不归尔
  • 〔尔:同“耳”,表决然语气。〕
    马伶因为自己的技艺不如别人而感到羞耻,就远走几千里,做了三年差役,如果三年后还没学到想要的东西,他就不会回来。
    其志如此,技之工又须问耶?
    他的意志如此坚定,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多问呢?

注释

〔马伶〕姓马的演员。
〔伶〕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。
〔金陵〕南京市旧名。
〔梨园部〕戏班。《新唐书·礼乐志》记载,唐玄宗“选坐部伎子弟三百,教于梨园,号梨园弟子”。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。部,行业的组织。
〔明之留都〕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,成祖朱棣迁都北京,以金陵为留都,改名南京,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。
〔社稷〕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《白虎通义·社稷》“王者所以有社稷何?为天下求福报功。人非土不立,非谷不食。土地广博,不可遍也;五谷众多,不可一一祭也。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尊;稷,五谷之长,故立稷而祭之也。”后来遂用作国家之代称。这里仍用本来的含义。
〔盛时〕国家兴隆的时期。
〔问〕探访。
〔桃叶渡〕南京名胜之一,是秦淮河的古渡口,相传东晋王献之送其妾桃叶在此渡江,因而得名。
〔雨花台〕在南京中华门外,三国时称石子岗,又称聚宝山。相传梁武帝时,元光法师在此讲经,落花如雨,故名雨花台。
〔趾相错〕脚印相交错,形容游人之多。
〔以技鸣〕因技艺高而出名。
〔无虑〕大概。
〔辈〕同一等级同一类别的人。引申为“群”“队”,这里指“部”。
〔新安〕今安徽歙(shè)县。
〔贾(gǔ)〕商人。
〔征〕召集。
〔妖姬〕艳丽女人。
〔静女〕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“静女其姝。”指少女。
〔毕集〕都来了。
〔肆〕店铺,这里指戏场。《鸣凤》指明代传奇《鸣凤记》,传为王世贞门人所作,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。
〔椒山先生〕杨继盛,字仲芳,号椒山,容城(今属河北省)人,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,因弹劾严嵩被害。
〔迨(dài)〕等到。
〔半奏〕演到中间。
〔引商刻羽〕演奏音乐。商羽,古五音名。
〔宋玉《对楚王问》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,不过数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
〔抗坠疾徐〕声音高低快慢。《礼记·乐记》“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(坠)。”孙希旦集解引方氏悫说〕“抗,言声之发扬;队,言声之重浊。”
〔两相国论河套〕指《鸣凤记》第六出《两相争朝》,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。河套,地名,黄河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,形曲如套子,中间一带称作河套。在明代,河套为鞑(dá)靼(dá)族所聚居,经常内扰,杨继盛夏言诸人主张收复,严嵩反对,所以发生廷争。严嵩为当时专揽朝政的权臣,官至太子少师,结党营私,后被劾罢免。
〔严嵩〕字惟中,分宜(今属江西)人,弘治年间中进士,得到明世宗信任。他弄权纳贿,结党营私,陷害忠良,是有名的奸臣。
〔西顾〕往西看,指为华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。
〔叹〕赞叹,赞赏。
〔命酒〕叫人拿酒来。
〔首不复东〕头不再往东看,意为不愿看兴化部马伶演出。
〔未几〕没有多久。
〔更进〕继续往下演出。
〔“盖马伶”句〕原因是马伶耻于居李伶之下,卸装逃走。易衣,这里指卸装。
〔既去〕已离开。既,表示行动完成。
〔辄以易之〕随便换人。辄,犹“即”。《汉书·吾丘寿王传》“盗贼不辄伏辜,免脱者众。”可引申为随便。
〔辍(chuò)〕停止。
〔且三年〕将近三年。
〔故侣〕旧日伴侣,指同班艺人。
〔幸〕冀也,希望。
〔更奏〕再次献演。
〔奉〕敬献。
〔已而〕不久。
〔失声〕控制不住,不觉出声。
〔匍(pú)匐(fú)〕伏在地上。
〔凌出〕高出,凌驾于对方之上。
〔华林部〕指华林部伶人。
〔过〕拜访。
〔子〕你,对对方的尊称。
〔易〕轻视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“贵货易土。”引申为胜过。
〔为〕此是扮演的意思。
〔至矣〕像极妙极。
〔安从授之〕从哪里学到。
〔掩其上〕盖过他。掩,盖过。《国语·晋语五》“尔童子,而三掩人于朝。”
〔固然〕确实。
〔即〕通“则”。
〔昆山〕县名,在江苏省。
〔顾秉谦〕明熹宗天启年间为首辅,是阉党中人。
〔俦(chóu)〕同类人。
〔走〕跑到。
〔门卒〕门下的差役。
〔朝房〕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地方。
〔察其举止,聆其语言〕观察其行动,聆听其言语。聆,听。
〔罗拜〕数人环列行礼。
〔西域〕古代地理名称,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中亚一部分地方。
〔回回〕旧时对于回族及伊斯兰教徒的称呼。
〔无所干求〕没有办法得到。
〔走事昆山〕到顾秉谦处去做仆从。事,侍奉。昆山,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,这里即指顾秉谦。下句“分宜”,即指严嵩,严嵩为分宜(今江西分宜县)人。
〔见昆山犹之见分宜〕见到顾秉谦就好像见到了严嵩。
〔以分宜教分宜〕意即以生活中的严嵩为榜样来学演严嵩。
〔工〕精。
〔耻其技之不若〕耻于自己的演技不如人家。不若,不如。
〔尔〕同“耳”,表决然语气。

相关推荐

侯方域

《大辞海-中国古代史卷》:(1618—1655)明清之际河南商丘人,字朝宗。明尚书侯恂之子。崇祯年间赴南京乡试,与方以智、陈贞慧、冒襄合称“四公子”。南明弘光朝立,受阮大铖迫害,避至史可法军中,后返乡里。顺治七年(1650年)曾应清三省总督张存仁之询,条陈“剿抚十议”。次年应河南乡试,中副榜。擅诗文,尤以散文著。著有《壮悔堂文集》、《四忆堂诗集》。

《辞源》:【侯方域】公元1618—1655年。明末清初河南商邱人。字朝宗,號雪苑。有才名。明末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合稱爲四公子。入清後,應河南鄉試,中副榜。工詩古文,文學韓歐,長於敘事。著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。清孔尚任桃花扇卽以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戀愛故事爲題材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