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今夜在商州,还为清光上驿楼。
宛是依依旧颜色,自怜人换几般愁。
裴夷直,唐诗人。字礼卿。吴(今苏州)人,郡望河东(今山西永济)。宪宗元和十年(815)登进士第,任右拾遗。
《中国文学大辞典》:唐代诗人。字礼卿。河东(山西永济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和十年(815)举进士,曾任右拾遗。唐文宗大和八年(834),为宣歙观察使王质从事,入朝为吏部员外郎,进中书舍人。唐武宗即位,出为杭州刺史,再贬为驩州司户参军。唐宣宗时内迁,拜江、华二州刺史。官终尚书左司员外郎、散骑常侍。裴夷直与白居易为诗友,有唱和之作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裴夷直诗》1卷。《全唐诗》卷513存诗1卷。《全唐文》卷759存文1篇。作者:朱玉麒。出自:马良春,李福田总主编。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八卷。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。1991。第6150页。。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唐蘇州吳縣人,字禮卿。憲宗元和十年進士。工詩,有盛名。歷遷右拾遺、中書舍人。武宗立,夷直視冊牒不肯署,出為杭州刺史,斥驩州司戶參軍。宣宗即位初,內徙,為兵部郎中,江、蘇、華等州刺史。官終散騎常侍。有詩集。
《唐詩大辭典修訂本:》生卒年不詳。字禮卿,吳(今江蘇蘇州)人,郡望河東(今山西永濟西)。憲宗元和十年(815)登進士第,任右拾遺。文宗時,為左司、史部兩員外郎,遷中書舍人。武宗時,出為杭州刺史,再貶為驩州司戶參軍。宣宗初量移江州刺史,復入為兵部郎中。大中十年(856)授蘇州刺史,次年轉華州刺史,潼關防御、鎮國軍等使。官終散騎常侍。事跡散見《舊唐書·王質傳》、《新唐書·張孝忠傳》、《乾道臨安志》卷三、《唐詩紀事》卷五一、《唐才子傳》卷六。夷直有詩名,其詩多為絕句,內容以感懷酬贈之作為多。《新唐書·藝文志四》著錄《裴夷直詩》1卷,已佚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卷,《全唐詩外編》補詩1首。
《唐诗汇评:》裴夷直,生卒年不详,字礼卿,江苏吴人,郡望河东(今江西永济)。元和十年(815),登进士第。大和末,为宣歙观察使王质从事。入朝,历右拾遗、吏部、左司员外郎,迁中书舍人、御史宁丞。武宗立,坐刘弘逸、薛季棱党,出为杭州刺史,再贬驩州司户。宣宗立,内徙为江州刺史。后归朝。大中十年自兵部郎中出为苏州刺史,迁华州刺史、潼关防御、镇国军等使。终散骑常侍。有《裴夷直诗》一卷。《全唐诗》编诗一卷。
《古代作品中的评论》:
《《因话录》:》(程子齐)与堂舅李信州虔,相知最深;交契最厚,有裴公夷直。皆士林之望也。
《唐诗纪事:》“李逄吉”条:(李)逢吉与令狐楚有唱和诗,曰《断金集》,裴夷直为之序。
《唐才子传:》(夷直)工诗,有盛名。集一卷,今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