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之生也,于岩之侧。流俗不顾,匠人未识。无地势以炫容,有天机而作色。徒观其贞枝肃矗,直干芊眠,倚层峦则捎云蔽景,据幽涧则蓄雾藏烟。穹石盘薄而埋根,凡经几载;古藤联缘而抱节,莫记何年。
于是白露零,凉风至;林野惨栗,山原愁悴。彼众尽于玄黄,斯独茂于苍翠,然后知落落高劲,亭亭孤绝。其为质也,不易叶而改柯;其为心也,甘冒霜而停雪。叶幽人之雅趣,明君子之奇节。
若乃确乎不拔,物莫与隆,阴阳不能变其性,雨露所以资其丰。擢影后凋,一千年而作盖;流形入梦,十八载而为公。不学春开之桃李、秋落之梧桐。
乱曰:负栋梁兮时不知,冒霜雪兮空自奇;谅可用而不用,固斯焉而取斯。
〔流俗〕世俗。
〔顾〕看见。
〔炫容〕夸耀外形。炫,夸耀。
〔贞枝〕正枝。
〔肃矗〕肃然直立。
〔芊(qiān)眠〕茂密状。
〔穹〕高。
〔盘薄〕牢牢地。
〔埋根〕扎根。
〔联缘〕缠绕。
〔栗〕颤抖。
〔悴〕憔悴。
〔玄黄〕天地,指大自然的变化。
〔落落〕高超不凡。
〔高劲〕高大峻拔。
〔孤绝〕高耸突出。
〔停雪〕使雪停止。
〔叶(xié)〕通“协”,附和。
〔隆〕盛,高。
〔资〕帮助。
〔丰〕繁荣茂盛。
〔擢(zhuó)影〕耸起的影子。
〔乱〕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,相当于尾声。
〔负栋梁〕身负栋梁之材。
〔谅〕诚,确实。
〔固〕本来。
〔斯焉而取斯〕化用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斯焉取斯”句。取,取法。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灸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772—846
唐潤州無錫人,原籍亳州譙縣,字公垂。李敬玄曾孫。為人短小精悍,工詩,時號“短李”。憲宗元和進士。穆宗時為右拾遺、翰林學士,與李德裕、元稹同時,號“三俊”。武宗時,拜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累遷尚書右仆射、門下侍郎,出為淮南節度使。卒謚文肅。有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