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文源
今天是:日 生肖
  
首页九日齐山登高拼音版

九日齐山登高拼音版

本页最后校对时间:2025/7/25 1:01:21

全文注音

  • jiǔ
  • shān
  • dēng
  • gāo
  •  
  • táng
  • dài
  •  
  • jiāng
  • hγn
  • qiū
  • yǐng
  • yàn
  • chū
  • βēi
  •  
  • xié
  • shàng
  • cuì
  • wēi
  •  
  • chén
  • shì
  • nγn
  • βéng
  • kāi
  • kǒu
  • xiào
  •  
  • huā
  • chā
  • mǎn
  • tóu
  • guī
  •  
  • dàn
  • jiāng
  • mǐng
  • dǐng
  • chóu
  • jiā
  • jié
  •  
  • yòng
  • dēng
  • lín
  • hèn
  • luò
  • huī
  •  
  • wǎng
  • jīn
  • lγi
  • zhǐ
  •  
  • niú
  • shān
  • zhān
  •  

原文

九日齐山登高
[唐代]杜牧
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
注释

〔九日〕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,旧浴登高饮菊花酒。
〔齐安〕今湖北省麻城一带。
〔翠微〕这里代指山。
〔酩酊(mǐngdǐng)〕醉得稀里糊涂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。
〔登临〕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,泛指游览山水。
〔牛山〕山名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,即其地。

相关推荐

康庭芝
佚名
白居易
诗经
赵葵
温庭筠

杜牧

  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【生卒】:803—852
唐京兆萬年人,字牧之。杜佑孫。文宗大和二年進士。初為弘文館校書郎。曾入江西、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幕與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,歷監察御史,黃、池、睦諸州刺史,入為司勛員外郎。武宗會昌中,歷遷考功郎中、知制誥、中書舍人。時劉從諫守澤潞,何進滔據魏博,頗驕蹇不循法度。牧作《罪言》,論朝廷用兵之策。后澤潞平,略如其言。又曾注《孫子兵法》。善屬文,工詩,世稱小杜,以別于杜甫。后得病,自為墓志,悉取所為文章焚之。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《大辞海》:杜牧(803—853)唐文学家。字牧之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佑孙。大和二年(公元828年)登进士第。曾为江西、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,历任监察御史,黄、池、睦诸州刺史,后入为司勋员外郎,官终中书舍人。以济世之才自负,曾注曹操所定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。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、回纥的攻掠,诗文中多指陈讽谕时政之作。小诗写景抒情,多清俊生动。也有一些诗写他早年的纵酒狎妓生活。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,后人称杜甫为“老杜”,称牧为“小杜”;又与李商隐齐名,称“小李杜”。亦能文,《阿房宫赋》颇有名。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803—852)唐文学家。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字牧之。杜佑孙。大和进士。曾为江西观察使﹑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,历任监察御史,黄﹑池﹑睦诸州刺史。后入为司勋员外郎,官终中书舍人。以济世之才自负,曾注曹操所定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。诗文中多指陈及讽谕时政之作。写景抒情的小诗,多清丽生动。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,后人称杜甫为“老杜”,称牧为“小杜”。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
古文源 ® 版权所有 ICP备案:渝ICP备08100657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