汎彼柏舟,亦汎其流。
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
微我无酒,以敖以游。
我心匪鉴,不可以茹。
亦有兄弟,不可以据。
薄言往愬,逢彼之怒。
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
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
威仪棣棣,不可选也。
忧心悄悄,愠于群小。
觏闵既多,受侮不少。
静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
日居月诸,胡迭而微?
心之忧矣,如匪浣衣。
静言思之,不能奋飞。
〔泛〕浮行,漂流,随水冲走。
〔流〕中流,水中间。
〔耿耿〕鲁诗作“炯炯”,指眼睛明亮;一说形容心中不安。
〔隐忧〕深忧。
〔隐〕痛
〔微〕非,不是。
〔鉴〕铜镜。
〔茹(如)〕猜想。
〔据〕依靠。
〔薄言〕语助词。
〔愬(诉)〕同“诉”,告诉。
〔棣棣〕雍容娴雅貌;一说丰富盛多的样子。
〔选〕假借为“柬”。挑选,选择。
〔悄悄〕忧貌。
〔愠(运)〕恼怒,怨恨。
〔觏(够)〕同“遘”,遭逢。
〔闵(敏)〕痛,指患难。
〔寤〕交互。
〔辟(屁)〕通“擗”,捶胸。
〔摽(鳔)〕捶,打。
〔居诸〕语助词。
〔迭〕更动。
〔微〕指隐微无光。
〔澣(浣)〕洗涤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康、崇伍、由仪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
《诗经》,先秦时叫作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,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,尊称为《诗经》,列为“五经”之一。 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。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(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。《诗经》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,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、雅、颂三类。“风”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;“雅”是正统的宫廷乐歌,用于宴会的典礼;“颂”是祭祀乐歌,用于宫廷宗庙祭祀。《诗经》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、比、兴。赋是直陈其事,比是借物譬喻,兴是托物起兴。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合称“六义”,是古人对《诗经》艺术经验的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