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甲子昧爽,王朝至于商郊牧野,乃誓。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,以麾。曰:“远矣西土之人!”
王曰:“嗟!我有国冢君,司徒司马司空,亚旅师氏,千夫长百夫长,及庸蜀羌髳徽卢彭濮人,称尔戈,比尔干,立尔矛,予其誓。”
王曰:“古人有言‘牝鸡无晨,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’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,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,昬弃其家国,遗其王父母弟不用,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,是信是使,俾暴虐于百姓,以奸轨于商国。”
“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。今日之事,不过六步七步,乃止齐焉,夫子勉哉!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,乃止齐焉,勉哉夫子!尚桓桓,如虎如罴,如豺如离,于商郊,不御克奔,以役西土,勉哉夫子!尔所不勉,其于尔身有戮。”
1.戎车:战车。两:辆。
2.虎贲(bēn):勇士。三百人:应为三千人。
3.昧爽:太阳将要出升的时候。
4.商郊:商都朝歌的远郊。
5.杖:拿着。黄钺(yuè):黄铜制的大斧。钺,大斧。
6.秉:持。旄(máo):用旄牛尾放在旗杆上做装饰的旗。麾(huī):指挥用的旗子。
7.逖(tì):远。
8.御事:邦国的治事大臣。
9.司徒、司马、司空:官名司徒掌管民事,司马掌管兵事,司空掌管土地。
10.亚旅:官名,上大夫。师氏:官名,中大夫。
11.千夫长:官名,师的统帅。百夫长:官名,旅的统帅。
12.庸、蜀、羌、髳(máo)、徽、卢、彭、濮(pú):当时周族西南方的八个诸侯国,大约位于现在的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等省。
13.称:举。戈:古代兵器,横刃、长柄。
14.比:排列。干:古代兵器,盾牌。
15.矛:古代兵器,直刺长柄。
16.牝(pìn)鸡:母鸡。晨:司晨,报晓。
17.索:空,衰落。
18.妇:指妲己。用:听。
19.昏:轻视。肆:祭祀名,指祭祀祖先。
20.迪:用。
21.逋(bū):逃亡。
22.是:就。崇:尊重。长:尊敬。
23.信:信任。使:任用。
24.大夫:古代官职。
25.俾(bǐ):使。
26.奸宄(guǐ):犯法作乱。乱于内为奸,乱于外为宄。
27.愆(qiān):超过。
28.止齐:等待队伍走整齐。
29.勖(xù):努力。
30.伐:击刺。一击一刺称为一伐。
31.尚:表示命令或希望。桓桓:威武的样子。
32.貔:豹类猛兽。
33.罴(pí):熊的一种。
34.于:往。
35.迓(yà):禁止。克奔:指能来奔投降者。
36.役:帮助。西土:指周及伐纣各诸侯。
37.所:如果。
38.躬:身。戮:杀。
39.二月:这是用周历,殷历为正月。
40.西土之人:是指周武王对远道随征的周本邦之人及西方各部族(即八个联合方国,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卢、彭、濮等)将士。
41.有国冢君:称同来伐纣的诸侯。有国,《尚书·牧誓》作“友邦”。冢君:大君,等于说首领。
42.昬(mǐn)弃:弃去。昬,通“泯”,蔑。
43.离(chī):同“螭”,传说中一种似龙的动物。
44.御:抵挡,阻止。
《史记》最初称为《太史公》或《太史公记》、《太史记》,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太初元年(前104年),司马迁开始了《太史公书》即后来被称为《史记》的史书创作。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,才得以完成。
原名《太史公书》。通史著作。西汉司马迁著。一百三十卷。分本纪、表、书、世家、列传五部分。全面记叙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。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其史学思想、编纂体例对后代史学家有深远影响。不仅为后代史籍之楷模,在文学上,亦为我国纪传文学鼻祖。人物描写极为成功,尤擅长于冲突中展示人物丰富、鲜明的性格,情感充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