岧峣太华俯咸京,天外三峰削不成。
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。
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畤平。
借问路傍名利客,何如此地学长生。
〔华阴〕今陕西省华阴县,位于华山北面。一作“华山”。
〔岧峣〕山势高峻的样子。
〔太华〕即华山。
〔咸京〕即咸阳,今陕西西安。
〔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“京师,秦之咸阳,汉之长安也。”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。
〔三峰〕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。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。
〔武帝祠〕即巨灵祠。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。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。
〔仙人掌〕峰名,为华山最峭的一峰。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,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。
〔秦关〕指秦代的潼关。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,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。
〔驿路〕指交通要道。
〔汉畤〕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。
〔畤〕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。
〔名利客〕指追名逐利的人。
〔学长生〕指隐居山林,求仙学道,寻求长生不老。
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《黄鹤楼》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曾有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的赞叹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十二首。
《大辞海》:崔颢(?—754)唐诗人。汴州(治今河南开封)人。开元十一年(公元723年)登进士第。历官太仆寺丞、试太子司议郎摄监察御史、司勋员外郎。早期诗多写闺情,流于纤艳。后历边塞,诗风变为雄浑奔放。其《黄鹤楼》诗,相传为李白所倾服。有《崔颢诗集》,今人有《崔颢诗注》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?—754)唐汴州(今河南开封)人。开元进士。曾游宦于河东定襄及代州一带。天宝初,历任太仆寺丞﹑司勋员外郎。生平足迹甚广,曾漫游江南各地。工诗,开元﹑天宝时与王维等齐名。所作《黄鹤楼》诗,传为李白所倾佩,后人评价更高。《长干曲》等乐府民歌体及边塞诗也都有特色。作品流传较少,《全唐诗》录存仅四十二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