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后有谁三径足,日长如我几人闲。
夕阳尽处春容好,更赖青云作远山。
张嵲(一○九六--一一四八),字巨山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徽宗宣和三年(一一二一)上舍中第,调唐州方城尉,改房州司法参军,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。
《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:》【生卒】:1096—1148
宋襄州襄陽人,字巨山。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。高宗紹興五年召對,疏稱宜固守待變,又言荊、襄、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。除秘書省正字。次年地震,奏請薄賦安民。七年,遷著作郎,請選儒臣為蜀、荊、襄帥。旋因牽連刊改《神宗實錄》罪,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,復上書極論朋黨之害。金人背盟,為秦檜畫策草檄。擢中書舍人,升實錄院同修撰,尋被万俟□劾罷。起知衢州,除敷文閣待制,為政頗嚴酷。秩滿,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。工詩文,有《紫微集》。
《全宋詩:》張嵲(一○九六~一一四八),字巨山,襄陽(今湖北襄樊)人。徽宗宣和三年(一一二一)上舍中第,調唐州方城尉,改房州司法參軍,辟利州路安撫司幹辦公事。高宗紹興五年(一一三五)召試,除秘書省正字。七年,遷校書郎、著作郎(《南宋館閣錄》卷七)。八年,出爲福建路轉運判官(同上書)。十年,兼實錄院檢討、守起居舍人、兼侍講、試中書舍人(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》卷一三五、一三七)。升實錄院同修撰,十一年,罷。起知衢州。十八年,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,獻《紹興中興復古詩》以希進用,尋卒(同上書卷一三九、一五八),年五十三。有《紫微集》(《宋史·藝文志》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卷一八作《張巨山集》)三十卷,久佚。清四庫館臣據《永樂大典》輯爲三十六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五有傳。張嵲詩,以影印清文淵閣《四庫全書·紫微集》爲底本,參校《湖北先正遺書》影印清文津閣《四庫全書》本(簡稱文津本)以及殘本《永樂大典》引詩。新輯集外詩句,編附卷末。
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:(1096—1148)南宋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,字巨山。宣和进士。绍兴五年(1135),召对,请选良将扼守荆襄﹑川蜀,除秘书省正字,迁著作郎,再论荆襄川蜀系国安危。十年,为中书舍人,擢实录院同修撰,后为万俟卨劾罢。能诗文。从陈与义学诗,诗风亦相近。著有《紫微集》。
《中国文学家大词典》:(1096——1148)字巨山,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宣和三年上舍及第,调唐州方城县尉,改房州司法参军,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。绍兴五年,召试,除秘书省正字。七年,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,再迁著作郎。坐何抡刊改《神宗实录》受牵连,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。九年,除司勋员外郎兼实录院检讨官。十年,擢中书舍人,升实录院同修撰。罢去,复起知衢州,奉祠。十八年卒,年五十三。张嵲为南宋初著名诗人,虽代秦桧奏稿为后人所讥,然少时曾从陈与义受学,故其诗格律颇似黄庭坚﹑陈与义,陆游称其诗“汪洋闳肆,间出新意,愈奇而愈浑淳,一时学者宗焉”(《宋百家诗存》卷六引)。四库馆臣亦谓其古诗“语意高简,意味深远”,绝句“清和婉约”,气体高朗,间有胜过与义之作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五六)。刘克庄举其《夷陵》﹑《初夏》﹑《防江》﹑《与简斋》诸篇,以为“词语高简,意味幽远”,真南渡巨擘(《后村诗话》后集卷二)。古文也典雅沈实,犹有北宋诸家规度。如《论和战守》一篇,谓当以守为先,据险而战,战胜然后可以议和,“于当时事势,尤条析详明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一五六)。著有《紫微集》三十卷(《宋史·艺文志》七),原集已佚,清四库馆臣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诗文,重编为三十六卷。《全宋诗》卷一八三六至一八四五录其诗十卷。《全宋文》卷四○九七至四一一九收其文二十三卷。事迹见《宋史》卷四四五本传。(棘园)出自: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·宋代卷》
《中国文学大辞典》:宋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宣和三年(1121)上舍选中第,调唐州方城尉,改房州司刑曹。绍兴中召对,极言荆襄之地当择良将劲兵守之,除秘书省正字,再迁著作郎。绍兴九年(1139)除司勋员外郎、兼实录院检讨官。金人败盟,张嵲为秦桧画策草奏,擢为中书舍人,寻罢官去。后起知衢州,终于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。绍兴十八年作中兴复古诗希进用,恰逢疽发背而死,终年53岁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其《紫微集》30卷,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作《张巨山集》30卷,此书久已失传。《四库全书》本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分为36卷,仍题名为《紫微集》。张嵲是陈与义表侄,少时又曾从陈与义学诗,因此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认为他的诗歌句法与陈与义相似。其五言古诗《防江》:“大漠与吴越,天南天北头。虏犬涉吾地,饮马长淮流。饮马犹尚可,莫使学操舟。”刘克庄评日:“语意高简,意味幽远。”其七言绝句,尤能以标格见长,如《绝句》云:“十日浓阴飞细雨,清川初涨水平沙。幽人闭户春已半,开遍山南山北花。”因此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其“大抵绝句清和婉约,较胜与义,其他虽未能遽相方驾,而气体高朗,颇足以自名一家。”作者:陈建生。出自:马良春,李福田总主编。中国文学大辞典·第五卷。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。1991。第3320页。。